记者日前从大港油田获悉,今年这里新栽种的9000余株耐盐碱植物成活率达到96%以上。5年来大港油田累计栽种树苗10万余株,油区居民可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得益于大港油田深研盐碱地治理,通过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耐盐碱植物抗性完整的技术体系,让“绿化禁区”蝶变生态标杆。
大港油田地处渤海之滨,遍布碱篷和芦苇,土壤平均含盐量高达1.5‰至6‰,一度被视为“绿化禁区”。一直以来,绿化专业人员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在油区各主要绿地设立试验区,开展土壤改良研究课题攻坚,结合油田自身气候土壤条件遴选耐盐碱植物。
大港油田地热开发公司(土地管理服务公司)专门成立绿色生态创新工作室,致力于油气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深度推进。绿化专业人员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原料,自制盐碱土改良剂配方,通过施肥、翻拌、淋排水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透气透水、降低盐碱,进一步改良盐碱地原土,降低绿化建设成本。
目前,大港油田建立了由金叶榆、紫花地丁、狼尾草等400余种耐碱树花组成的改良盐碱地和原生态盐碱地适生植物品种库,并引进射干、板蓝根等耐盐碱药用植物,在保护并改善油区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土地资源价值,开展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开发,实现土地增值增效。此外,大港油田还对土壤性状进行详细分析,优选符合油区实际的碳汇林种植区域及植物组合,建立小型碳汇林试验地3500平方米。(作者 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