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8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要求,新天津生态城充分发挥中新合作平台优势,打造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附加值细分产业为重点、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特征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到2035年使生态城绿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于2008年9月28日,正式开工奠基。经过多年的努力,这片荒地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新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诞生以来,实施了生态修复、水体景观再造、盐碱地绿化等重大工程。特别是对静湖的治理,通过清除污染物、修复底泥,成功地将一个污染严重的污水库转变为美丽的湖泊,成为天津市最美的河湖之一。
中新天津生态城不仅在环境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进步。区域内建设了大量的绿色建筑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数量众多,成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区,以及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片区,并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评为全球绿色城市。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通过创新和坚持,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
为推动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
中新天津生态城如何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从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促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建设绿色低碳宜居韧性城市、完善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加强绿色低碳文化宣传教育等六个方面,提出二十九项举措。
在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健康旅游产业,打造数字文化产业聚集地。推动文化产业与工业、建筑、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动漫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融合类业态。
强调,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引入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建筑业上下游企业。推进保温隔热防火材料、光催化自清洁功能材料、节能玻璃幕墙、内嵌式光伏、一体化太阳能热水机组等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具有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服务能力的专业化企业和总承包企业。鼓励节能设计分析软硬件、柔性配电、电能质量管理、新型直流配电网保护、光储直柔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智能建造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在推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方面,要求,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积极推动既有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革,实现供热系统精细化管理和节能运行。
强调,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充分利用新建建筑和存量建筑屋顶进行分布式光伏开发,实现建筑光伏“宜建则建”。推动高比例智能光伏创新应用,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开展示范推广。
在促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方面,要求,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围绕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梳理产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技术问题,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产品需求清单,鼓励企业揭榜挂帅。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产品供给清单,积极推广绿色低碳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以场景应用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产品推广和规模化生产。支持绿色技术交易,推广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鼓励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在建设绿色低碳宜居韧性城市方面,要求,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全面落实绿色建筑标准,不断完善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推行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中落实绿色建筑相关要求。推广绿色建造方式,提升装配式建筑比例,加强绿色建材应用。合理选用可循环材料、可再生利用材料和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利废建材。
强调,建立城市空间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体系,充分利用城市森林、组团隔离带营造大尺度绿色空间,推进城市绿道、公园与开放空间串联融合,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城、人在景中、宜居宜游”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建设智慧城市。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优化智慧民生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城市智能化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社区服务、应急响应等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全域智慧城市管理。完善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开发环境管理大数据模型,鼓励将噪声地图技术纳入城市管理应用。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总结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经验,探索形成国际领先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对城市燃气、供排水、桥梁、综合管廊等设施安全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全面深化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更新升级水电气热等地下管网系统和城市防汛排水、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加大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行动。强化城市综合统筹协调管理,研究推出高效便捷的安全韧性城市管理系统,提高防范应对各类安全隐患及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