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寒冬) 为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3到5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完备、标准健全、运行顺畅、优质高效,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我国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2024年的旅游市场主要指标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4年发展预测》指出,2024年将是旅游经济周期内转段和跨周期跃升的关键期,预计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主要指标将保持两成以上的增速。我国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正在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但仍存在一些显著问题和挑战。如,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不足,这导致了旅游基础设施的不足,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旅游公共服务的保障措施不够充分,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包括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监管和支持不足;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在旺季时服务跟不上,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则显得落后。
随着中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散客化、消费大众化、出游个性化、需求品质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期待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应对这些新趋势和挑战方面存在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聚焦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集中力量解决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和弱项,稳步提升保障能力,完善供给体系,持续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利用3到5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完备、标准健全、运行顺畅、优质高效,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明显扩大,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对薄弱领域、高峰时段和特殊人群的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指导意见》从“优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完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强化旅游应急救援服务、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15项主要任务。
在优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方面,要求优化线下旅游服务中心布局。以提升和改造既有设施为主,打造一批互动性强、体验感好、主客共享的新型旅游服务中心。
在完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方面,要求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地将干线公路与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红色旅游景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美丽休闲乡村、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丙级以上旅游民宿之间的连接道路建设纳入交通建设规划。推动各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功能完备的自行车道、步道等旅游绿道。实施国家旅游风景道工程。
推动实施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提升工程。鼓励各地建设一批服务于旅游区(点)的旅游停车场,加大生态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建设力度,完善停车场充电桩等新能源服务设施,探索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推动有条件的国省干线公路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通畅的前提下,增设旅游驿站、观景台、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厕所等服务设施。
在强化旅游应急救援服务方面,要求完善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加强消防车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消防水源等消防设施建设改造。
在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方面,要求推动旅游惠民便民设施建设改造。加强适应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婴、残疾人等群体需求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完善智慧旅游适老化服务。推动旅游区(点)配备无障碍旅游设施。引导相关城市及旅游目的地发展儿童友好旅游公共服务。
推动实施旅游厕所质量提升工程。全面贯彻落实旅游厕所国家标准。重点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高寒、高海拔、缺水、缺电地区旅游厕所建设。推动实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对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
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方面,鼓励地方在保护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文物建筑,丰富其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应符合相关保护要求。
《指导意见》强调,用好旅游发展基金等既有专项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加强资金保障。要推动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在年度土地供应中合理安排旅游服务中心、集散中心、旅游停车场、公共营地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新增建设用地,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依规用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