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筑梦安居,保障性住房驶入快车道

2024-08-13 15:54:48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享受到安全、舒适、经济适用的住房条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杜佳晨)在全国范围内,保障性住房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旨在解决工薪阶层和特殊群体的住房难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12.8万套(间),占年度计划的66.2%,总投资达到了1183亿元,这一成就不仅展现了国家在住房保障方面的决心与成效,更标志着中国正在积极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社会居住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住房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工薪阶层和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而言,住房难、住房贵成为了他们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管理创新,致力于为更多家庭提供安全、舒适且负担得起的住房选择。
 
创新模式,惠及更广人群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多个城市采取了创新的土地利用模式,如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门出台《关于多渠道筹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通知》,鼓励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地铁TOD上盖物业和公交场站等多种渠道筹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深圳市的地铁车辆段上盖项目同样成绩斐然,已建成和在建的保障房项目共计超过4万套,为解决住房难题开辟了新路径。
 
随着房源不断增加,保障房覆盖面也在不断拓展,惠及更多群体。山西太原有面向餐饮工作人员等第三产业服务人员群体的育翠公寓;浙江杭州有面向蓝领工人群体的钱塘蓝领公寓;深圳有定向配租给公交司机、环卫工人的公租房……
 
这些创新举措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深刻理解与实践。通过将非居住用途的物业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不仅激活了闲置资产,还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配置。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一线城市,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让更多有住房需求的人群受益。

以需定建,存量转化,协同规划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以需定建”的策略被广泛应用,通过精准预测潜在购房人群,确保供给与需求相匹配,避免资源浪费。存量转化作为另一关键手段,通过将非居住用途的物业改建为保障性住房,有效提高了闲置物业的使用效率。同时,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规划理念,让保障性住房不仅满足了居住需求,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智慧与创新。以需定建不仅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减少盲目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还能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存量转化则是对现有资源的再利用,不仅能够快速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还能促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协同规划则着眼于长远,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确保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发展的整体目标相协调,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政策、资金、管理形成合力
 
伴随着2023年8月《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出台,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迈入新阶段。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分为配租型和配售型两种保障性住房,其中配租型包括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引进的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按保本微利原则配售。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在新形势下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要求,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一项重大改革。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路子,最终实现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政策的引导作用在于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方向和规范,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操作指南。资金的支持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命脉,通过金融政策的创新,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降低政府财政负担。而管理机制的完善,则是保障性住房体系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建立起科学、透明、高效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保障性住房的长期稳定运营,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今年以来,各地切实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地见效。抢抓政策出台,在明确保障对象标准、以需定建、轮候库建设、用地保障、资金监管、配售价格、建设分配管理工作机制等方面探索好的经验做法,积极形成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抢抓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实现净地供应,完善规划设计方案,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努力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享受到安全、舒适、经济适用的住房条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国家和地方政府正不断探索和创新,平衡各方利益,确保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一个租购并举、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的新型住房制度正逐步形成,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共同迈向和谐宜居的新时代。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速推进,不仅是对住房保障政策的深化和完善,更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切实回应,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住房体系,中国正向着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全球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一场关乎民生福祉、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大变革,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期待的美好未来。
下一篇:

开往北大荒的列车

上一篇:

多地发生建筑外墙脱落致人员伤亡,谁该担责?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