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从水患之城到防涝典范 ——武汉的排水防涝之路

2024-08-13 10:51:01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历史长河中,文明的兴衰往往与对自然之力的驾驭密不可分。水,作为生命之源与灾害之始,对于城市发展的双重属性在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深刻体现。自古以来,水患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尤其对于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之地的武汉而言,排水防涝更是一项严峻挑战。在中国排水防涝管理方面,武汉是一座具有非常典型代表性案例城市。

从水患之城到防涝典范
——武汉的排水防涝之路

文/陈红梅  摄影/张小媛 徐晨 吴迪
 
历史长河中,文明的兴衰往往与对自然之力的驾驭密不可分。水,作为生命之源与灾害之始,对于城市发展的双重属性在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深刻体现。自古以来,水患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尤其对于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之地的武汉而言,排水防涝更是一项严峻挑战。在中国排水防涝管理方面,武汉是一座具有非常典型代表性案例城市。历史上,无论是林则徐的堤坝督修,还是张之洞的水利工程兴建,都昭示着一个共识--治鄂必先治水。武汉屡遭水患侵扰,却在挑战中不断汲取经验,化危为机。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科技创新,在排水防涝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大幅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如今,武汉已从昔日的水患之城转变为排水防涝的示范引领者,成为了全国城水和谐共生的防涝典范,其蜕变之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历史启示。
 
微信图片_20240813102920
临江大道(武昌江滩)海绵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城市的脉动愈发加速,但其步伐却因基础设施的历史债务而显得沉重。城市建设对湖泊的挤压,使水系割裂,导致主城区内湖泊调蓄功能难以发挥,水资源的匮乏,水环境的污染,以及水生态的日益恶化,共同编织了一张令水安全保障任务变得异常艰巨的网。武汉城区地面平均海拔20-24米,尤其在汛期,武汉地表水位低于长江的水平线,展现出雨汛同期、强度集中、外洪内涝交织的复杂特性。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得不依赖于强排方式,即通过强大的机械力来维持城市的呼吸。这种状况不禁让人感叹,城市与水的和谐共生之路艰难而又迫在眉睫!
 
泵站力量与智慧大脑
 
天灾如同老天爷的无情考验,总是不期而至。1998年的水灾以及2011年的“城市看海”现象,被网友调侃“东方芝加哥”变成了“东方威尼斯”,给武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武汉人民并未因此气馁,向排水防涝这一难题发起挑战。全市下大气力改造城市排水设施,出台了多项治水措施。2013年,武汉启动了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的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标志着这座城市提升排水能力的坚定步伐。即使面对2016年武汉遭受连续3天暴雨袭击,全市50多处渍水,一时间责难声四起,面对到底多大的雨会引起内涝的拷问压力,他们砥砺前行,采取了多项措施全面提升排水系统的能力。目前全市中心城区能投入使用的市属泵站有11座,抽排能力为707.29立方/秒。其中,后湖排水站作为关键工程之一,其抽排能力极大地缓解了汉口地区的内涝压力。后湖排水站是亚洲最大的城市排水泵站,具有强大的抽排能力---279立方米/秒,能迅速将汉口雨水排入长江。通过扩建泵站设施、增加抽水机组和优化排水管网设计,武汉能够在极端降雨事件中迅速排除雨水,有效保障了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行。
 
后湖泵站
后湖泵站

武汉移动排涝救援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武汉市在应对城市内涝问题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中心是住建部在全国设立的八个移动排涝应急救援基地之一。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通过配备先进的移动排涝抢险车辆和设备,增强武汉市及周边省市的应急排涝救援能力。这种以科技为支撑的救援模式,能够有效应对突发的极端降雨事件,在短时间内调动资源迅速响应,大幅度提高排涝效率。7月13日,国家防总下发调度指令,要求武汉市立即派出一支应急抢险队伍前往湖南省华容县执行排涝任务,武汉市水务局迅速组织移动抽排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抢险队员驰援华容,据此次救援队武汉市排水泵站管理处介绍,从7月13日到24日,支援湖南累计抽排682万立方米,胜利完成救援工作 。
 
如果说泵站是雨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那么现代化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则是防涝安全的智慧大脑和精准导航。它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测模拟,为防涝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使排水防涝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如同给防涝工作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使人类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拥有了更锐利的武器。通过精密的管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控雨势及水位变化,科学调度各泵站运行状态,这一切来源于他们有一套精心制定的科学调度方案和智慧管理系统。过去,每当汛期下雨,泵站处的工作人员慌忙奔波于各个渍水点进行抢险排涝。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情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便能实时掌握所有关键数据,从容指挥,有效防控水灾。
 
综合治理与生态回归
 
黄孝河在武汉市的排水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汉口老城区的重要河道,承担着126平方公里主城区的行洪排涝功能。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其功能从水运转变成一个城市的主要行洪排涝通道。黄孝河南起京广铁路黄孝河箱涵出口,北止府河南岸的后湖排水站,全长约5.4公里,平均水深2.5米。黄孝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它因航运和灌溉而繁荣。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黄孝河逐渐失去了自净能力,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解放后,两岸工业用地和生活区的扩展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其中,水质不断恶化,黄孝河一度成为“污龙”。面对严重的污染问题,武汉市政府在1983年启动了综合治理工程,历时8年完成了全部治理工作。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武汉市再次对黄孝河进行了综合治理:2017年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是提高黄孝河和机场河明渠水环境质量的应急修复工程,总投资1.29亿元。2019年开工实施的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总投资51.85亿元,建设有20个子项,服务面积126平方公里,惠及人口超256万人。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治理案例成为2023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湖北省唯一的正面典型案例。
 
抢险
抢险

通过对河道进行疏浚、加固堤岸、建设湿地和增设污水处理设施等综合措施,黄孝河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增强了排洪能力和生态稳定性。这些项目不仅解决了汉口内涝问题,还打造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黄孝河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黄孝河的变化不仅是武汉排水防涝成果的一个缩影,也是城市与水和谐共生的一个生动例证。
 
黄孝河现状
黄孝河现状

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韧性的良方
 
早在2015年,武汉就成为首批16个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入选的原因是因为武汉的三个特点:一是大城市,内涝范围和损失相比中小城市更大,内涝需求更迫切;二是丰水,武汉跨江拥湖,水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大城市之首,可以提供大量海绵城市水系建设经验;三是平原滨江城市,由于武汉总体地势平坦,建成区高程多在20?24米之间,大多低于外江常年洪水位,汛期雨水收集后通过泵站抽排出江,排涝压力大。武汉的排涝特点和压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武汉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透水地面材料、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渗水路面等措施增强城市地表的雨水渗透和蓄存能力。这种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理念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排水依赖单一管网的问题,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对极端降雨事件的适应能力。青山区和汉阳四新最先纳入海绵化改造示范区,特别是青山区江滩改造工程,将原来的陡窄土堤变身生态缓坡,杂乱滩涂建成海绵一体公园,集防洪与景观为一体。青山的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示范,目前,武汉市累计完成约355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占建成区面积38%;武汉近四成区域将变身“大海绵”。累计消除近百个历史渍水点和65个黑臭水体;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断增强,城市整体水环境质量与生态品质不断改善。据武汉市住房与城市更新局介绍,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从概念到试点,从试点到全域推进,从项目示范到系统治理,在城市内涝防治、消除黑臭水体、保护城市生态、提升环境品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让武汉家园更加韧性、宜居、智慧。
 
微信图片_20240813103117
光谷生态走廊

情怀治水,为“良心”站岗
 
法国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是否有良心只需要下场雨就能检验出来。一个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仅体现在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和繁华商业区,更在那些看不见的为城市默默服务的基础建设中。水是柔软流动的无形之物,城市是坚硬固化的框架。唯有灵魂和情怀才能够支撑框架。他们心中对于城市水安全与水环境自有一杆秤,当城市发生大的水患危机时肯定以安全为主。如果只是中小雨绝对以保护水环境为主。在处理安全与环境问题时从整体出发,考量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海绵城市建设则以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为目标,综合协调统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武汉的系统性排水防涝治理正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通过构建包括气象预警、水位监测、泵站调度在内的智能排水系统,实现了排水武汉防涝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城市应对突发洪涝事件的能力。
 
他们有一种雨声就是命令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渗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他们将习近平总书记治水十六字方针“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作为指南,遵循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三宜”综合治涝。正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使命感和创新意识如同火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编织了一张张紧密的排水网络,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防涝屏障,让这座城市在水的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正是科技的力量、智慧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情怀共同铸就了武汉排水防涝工作的成果,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可以说,武汉的排水防涝之路展现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系统治理将一个历史上的水患城市转变为具有较强防洪排涝能力的现代化超大都市。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气候变化,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但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武汉将会以更加韧性、安全、宜居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
 
微信图片_20240813101649

                                                                                                                   (作者单位:武汉市城建档案馆) 
下一篇:

开往北大荒的列车

上一篇:

中建七局六公司笋岗梅园项目开展“致敬劳动·夏送清凉”慰问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