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始,住建部便组织召开了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现场会,强调要切实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实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改造任务,提早布局2025年改造计划,为“十四五”改造任务的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遍地开花,各地改造成绩斐然
政策春风拂过神州大地,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浪潮中,一幅幅温馨和谐的生活画卷正在全国各地上演。
辽宁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通过“1358”工作法,构建了具有老工业基地特色的改造之路。自2019年至2023年,全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230个,惠及居民237万户,改造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等地在改造实践中,不仅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如供暖质量、屋顶漏水等,更在智慧社区、绿色改造、社区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湖南省长沙市作为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自2019年以来,共改造老旧小区2297个,惠及居民35.71万户,拉动内需投资231亿元,展现了惠民生、稳投资、扩内需的综合效应。长沙市在改造中注重历史保护,将城市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打造了多个“网红打卡点”。
广东省广州市以“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截至2024年,已完成1018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惠及68.6万户家庭,220万居民。广州通过成片连片改造,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了老旧小区的自我“造血”与可持续发展。
前瞻布局,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说,老旧小区改造仍存在堵点难点,规划管理、标准规范、政策工具、商业模式等还没有形成系统匹配,亟待打通以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积极性。
那么如何更好地构建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框架,让老旧小区焕发持久生命力?
实际上,各地老旧小区改造案例频出,好的做法值得借鉴。云南省安宁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1+3+N”工作法赋能老旧小区改造,将党建基因融入基层治理最小单元。同时,在“融”与“和”上下功夫,构建“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治理新模式。
依托“老街坊”议事厅、在职党员“双报到”等市区基层治理品牌,北京市石景山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快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步伐,实现老旧小区“改得好”,更要“管得好”。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湖南省长沙市坚持保护活化并重,保留城市历史记忆。2019年以来,全市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共修葺历史风貌建筑80多处,打造历史街巷14个。
坚持雪中送炭,基础类改造应改尽改。辽宁省把解决“屋里冷、房顶漏、下水堵”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采取“先地下、后地上”改造顺序,开展“访民问暖”活动,统筹实施老旧小区和老旧管网集中连片改造,屋面防水、外墙保温、管网改造一并实施。
展望未来,迈向高质量发展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果丰硕,2019年到2023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惠及居民3800多万户、约1亿人。到了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3万个,占全年计划改造总量的61.1%,展现出改造工程的强劲势头。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宏毅曾说道,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绩:着力推进“楼道革命”,更新改造水电气热等老化管线近30万公里,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10.8万部;着力推进“环境革命”,增设停车位32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10.4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68万个,增加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2600多万平方米,增设养老、托育、便民市场等社区服务设施6.8万个;着力推进“管理革命”,把基层党建延伸到小区、楼栋;着力激活社区经济,带动居民对户内家装、家电升级换新,促进养老、托育、餐饮、便利店等社区服务业蓬勃发展,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老旧小区改造,正以其磅礴的气势与深远的影响,书写着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随着改造工作的深入,我们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够焕发新生,让每一处老旧角落都绽放出新的光彩,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造带来的福祉,共同见证中国城市更新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