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至邻水快速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华蓥山隧道全长6.5公里,是四川省在建最长、地质最复杂的煤(岩)与瓦斯突出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正穿煤矿采空区的公路瓦斯隧道,被业内专家称为“五毒俱全”的隧道,堪称“隧道不良地质博物馆”。项目目前正穿的高顶山煤矿采空区具有瓦斯浓度极高、空间分布规律性差、顶板冒落塌陷情况难以预测等众多极端性施工难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现场施工的开展。
“采空区就好像一个个巨型陷阱,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塌陷或沉降,影响整条公路的质量,后期修复的成本更是高的惊人。”韩文抢介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煤矿巷道、采空区范围的具体分布情况,“对症下药”,做到彻底处置,不留安全质量隐患。”经过详细的勘察,技术团队发现采空区埋藏深度不一、地质及填充条件复杂,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大,诸多干扰因素都对项目的探测工作提出了挑战。在经过反复比选试验后,项目技术攻关小组决定采取物探和钻探勘察相结合的方式为采空区“把脉问诊”。一连两个月,项目团队坚守在幽暗的隧道深处,给采空区做了个全身“CT”,将整个采空区划分为“四区三带”,即ABCD四区,冒落带、裂隙带、弯曲带三带。顺利完成了复杂条件下采空区的精细探测任务,借助BIM技术完美重现采空区的空间形态特征,使得采空区现状清晰的展示在技术人员眼前。
摸清采空区范围的布置情况后,项目团队面临的才是真正的“重头戏”。项目团队以量离子遥感技术为“千里眼”探路,摸清前方山体岩层地质种类以及活动范围。他们发现,可以利用水泥浆流动性好的特点,采用呈伞状、发散式全断面帷幕注浆的先进工艺,将小导管深度嵌入山体30米处,对山体空隙进行“堵气式”封孔,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溢出。
“每一处全断面注浆都达8环,累计148孔,实现了环环相扣、孔孔定位,如同为采空区织起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韩文抢在方案研讨会上说道。织网后便是筑墙,在注入了足足8个兆帕强度的水泥浆后,采空区断面很快形成了5米厚的“保护墙”,成为了治理溶腔裂隙、有效防止高瓦斯等有毒气体泄露的“关键一招”。
同时“超前大管棚工艺”搭建起的“四梁八柱”成为重点加固围岩、有效突破采空区的重要一环。内嵌式钢筋笼在钢管内构建起劲性骨架,形成整体式的钢管拱,为采空区“强筋壮骨”,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内部堡垒,隧道方才涉险过关。
管棚作业结束后,项目团队乘势而上,立即投入到竖向基底采空区处治的攻坚战中,深孔注浆、吹砂、混凝土填筑等重要工序相继展开。“我们基底采空区处治应采取灌注充填法,必须遵循‘探灌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进行信息化施工。”韩文抢在施工现场严肃的说道。基底注浆共计分为三序,每序一验证,一总结,一部署。注浆花管从隧道一直延伸至穿越采空区后的基岩,能够很好的起到“钢管桩”作用,
通过注浆及灌注混凝土,能有效地填充采空区空隙及空洞,增强了采空区岩石密实度,提高了原岩层结构的整体强度,阻止了顶板继续垮落。同时依靠浆液良好的流动性,对节理、裂隙、层理等软弱结构面进行填充胶结,提高了抗剪强度,增强了采空区整体稳定性。经过对采空区填充加固,提高了地基承载力,浆液的结石体阻止上覆岩层及地表的进一步变形,采空区的整体稳定性增强。
经过长达4个月的治理,486个基底灌注孔全部处治完成,原本高瓦斯密集、四处坍塌的采空区,逐步变得严严实实、固若金汤,有效“屏蔽”了有毒气体,让隧道掘进路上的“拦路虎”没了踪影,为后续施工及运营提供有效保障。
2024年5月,项目近1万平方米采空区处置工作全部完成,采空区实现不“踩空”,彻底变成了“安全区”,让华蓥山隧道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质量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