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鹄山镇:从靠山吃山到爱山护山 大地“伤疤”变美丽公园——一个矿山小镇的绿色变迁

2024-06-20 17:25:56来源:江西日报   
核心摘要:白鹭翩跹、人鸟为邻、和谐相处,曾经的大地“伤疤”上,满目葱郁、繁花盛开;破败的道路已修复升级,“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现象成为历史……近年来,新余市渝水区鹄山镇全面开展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以前采矿留下的“伤疤”,变成了生态环境良好、美丽宜居的景区。
白鹭翩跹、人鸟为邻、和谐相处,曾经的大地“伤疤”上,满目葱郁、繁花盛开;破败的道路已修复升级,“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现象成为历史……近年来,新余市渝水区鹄山镇全面开展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以前采矿留下的“伤疤”,变成了生态环境良好、美丽宜居的景区。

企业边开采边复绿

鹄山镇非金属矿种类多、储量大。过去,鹄山镇以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但采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群众反映强烈。近年来,鹄山镇先后关停了146家散、乱、污企业。全镇16家持证采矿企业,有7家先后被关停,3家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创建,还有6家正在筹划合并重整。

6月7日,记者走进鹄山镇盛旺矿产品厂,这是一家开采透辉石的企业。偌大的厂区内听不到噪声,也看不到粉尘飞舞的场景。

“以前周边的村民每年都会找企业索赔,说我们采矿的粉尘给农作物带来影响,导致减产。”盛旺矿产品厂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鹄山镇大力支持盛旺矿产品厂创建绿色矿山,累计投入1.2亿元对矿山进行综合改造提升,严格按照标准重新编制绿色矿山创建方案,淘汰落后生产线,同时边开采边复绿。记者看到,虽然矿区的作业面从山头开采到山腰,但山头已经覆盖了一层纤维挂网,网内浇灌了含有种子的泥浆,不少植物已经发芽。

大地“伤疤”变公园美景

大地“伤疤”如何治愈?记者在鹄山镇黄桂根采石场看到,满载客土喷播材料(指从别处取土,与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混合物充分混合后的泥浆材料)的大型喷播车驶向光秃秃的岩质坡面,将含有草籽的泥浆精准喷射到岩壁上。安装在岩石表面的生态固定棒和挂网牢牢兜住泥浆,不一会儿,光秃秃的山头就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使用这项技术复绿,周期比较短,7至15天种子就能发芽,一个月可以见绿。”鹄山镇矿山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顾刚说。

青山悦人目,矿山换新颜。记者来到修复后的宏盛采石场原址,这里已是绿草茵茵、花团锦簇,成为公园式景区。

鹄山镇企业环保办主任曾小松告诉记者,渝水区通过与三峡大学润智生态科技研究院合作,实施“非煤矿山高陡岩石创面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对平台、缓坡区域采用客土喷播工艺,对倒坡区域采用种植藤蔓植物工艺,累计修复面积6.8万余平方米,项目于2023年3月完工。“经过一年多的养护,以前裸露的山体岩石已经被植被覆盖,生态断链得到修复,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据悉,鹄山镇已投入资金2322万元,对辖区内采石场、矿粉厂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关闭矿山后,镇里每年至少减少2000万元财政收入,但是为了生态环境,镇里还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违规矿企,进行生态修复。”鹄山镇党委书记潘林表示,产业转型后,镇里大力发展“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绿色循环农业。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吸引社会投资,走出了一条“饲草种植-肉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利用-绿色果蔬种植-农产品深加工”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带动300多户农户增收。(记者 蔡颖辉)
(责任编辑:袁冬亮)
下一篇:

住建部:对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等行为予以处罚

上一篇:

中交一公局集团泰州江东华庭项目党支部联合中江装配式公司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