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鄂家乡》(50)湖北南大门咸宁
徐家兴(武汉)
易经乾篇兮,万国咸宁。
闻名遐迩兮,香都泉城。
楠竹郁郁兮,千桥流水。
桂花灿灿兮,香飘万里。
香汤汩汩兮,泉温四海。
咸宁市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区域性城市。咸宁市下辖了1个区、1个县级市、4个县,合计6个区县,分别是:咸安区、赤壁县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
咸宁市的区划框架形成,唐宋时期我国是沿用州县两级区划制度。北宋时期全国划分为23个路,元朝统一全国后,组建行省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0个省,其中湖广省的管辖范围大。明朝沿用元朝行省制度,沿用了湖广省的名字,湖广省合计下辖16个府,沿用了湖广省的名字,合计下辖16个府、2个直隶州。清朝开始逐步拆分湖广省,嘉庆皇帝时湖北省形成10个府、1个直隶州、1个直隶厅,分别是:武昌府、汉阳府、安陆府、荆门州、鹤峰厅等。建国后,我国进入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在湖北省各地组建各专区、地级市。陆续进行各方而的区划调整。
咸宁地处鄂南,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三国赤壁故地、内陆核电新城,有着良好的山、水、地、能、位、文、景优势和发展大势,是一座宜业、宜居、宜赏的实力、活力、魅力之城:
滨江达海的开放城市
咸宁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南岸,鄂湘赣三省交江中心,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境内交通便捷,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和107国道,以及杭瑞、大广高速公路穿市而过。长江黄金水道138公哩依境东流。还有便捷的城际铁路。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让咸宁成为湖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成为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
"咸宁”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的典籍中。《周易》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尚书.大禹谟》中也说:“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问鼎中原,咸宁属楚;秦代,咸宁治干南郡;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咸宁是奠定三国鼎立之战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咸宁市从西汉开始设县建制,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
咸宁文化底蕴深厚,九宫一山藏两教,三苗故园在幕阜,崇阳商代铜鼓催征越千年,羊楼茶马古道起于盛唐。三国文化、闯王文化、北伐文化、抗战文化、向阳湖文化等交相辉映。曾几何时,曹吴塞兵于赤壁,闯王转折于九宫山,北伐铁军大捷汀泗桥,抗日将士勇战天岳关。弟命战争时期,彭德怀、罗荣桓、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曾转战鄂南。王世杰、钱亦石、钱瑛等民族精英就诞生在咸宁。
资源能源丰富的城市
咸宁是著名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温泉之乡”。
咸宁不仅地上存资源,地下还有宝藏,可供开发的矿产有五十余种,黄金储量居全省第二,市区温泉被誉为“华中第一泉”,富含银、镁等十余种矿物质,可治疗多种疾病。咸宁具有发展水电、火电、风电、核电、天然气、抽水蓄能、生物能源、废物利用的巨大优势。“十二五”时期,咸宁将建成华中“大电谷”、全国洁净能源示范区、国家能源“博物馆”。
生态优美的宜居城市
有52.3%的森林覆盖率,成就了咸宁“天然氧吧”!綠色生态成了咸宁的代名词,咸宁是“宜居山庄”。
咸宁是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全国最适宜人居的200个城市之一。素以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泉温、洞奇的旅游风光享誉盛名。有著名的景区有九宫山、陆水湖、三国古战场、太乙洞、隐水洞、星星竹海等。
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
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