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韩冬) 日前,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人社部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等八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
据了解,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首次开展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监测发现部分地区、行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缺乏职业健康知识和防护技能,距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重点行业劳动者对本岗位主要危害及防护知识知晓率≥90%”,以及《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中“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85%”的规划指标仍有较大差距。为加快推进相关目标如期实现,全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人社部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的通知》。
《通知》从四个方面对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着力推动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要求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及时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加强健康企业建设和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促进监管执法与科普宣传有机融合。
二是加大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干预力度。要求科学做好职业健康素养监测,有效运用素养监测结果,有的放矢进行干预,尽早实现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干预全覆盖。
三是深入推进职业健康知识“五进”活动。以职业病防治院(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机构为科普主阵地,聚焦职业病危害风险高的行业领域、大中小学校教师和职业院校师生、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乡村、工矿企业或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集中的社区,因地制宜推进职业健康知识“进机构、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
四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要求打造职业健康科普宣传品牌,搭建科普宣传培训平台,建立职业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省级职业健康科普资源库,积极编制科普宣传作品,建设一批科学权威、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阵地。
《通知》要求,要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依法依规开展职业健康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自查。要联合研究出台支持性政策或激励措施,将健康企业建设与职业健康分级分类监管等措施相衔接。对重点行业用人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以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件或案例分析为重点的宣讲活动。
《通知》要求,科学组织实施教师、医疗卫生人员、工业企业工人、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下水道工人、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要深入挖掘分析监测数据,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要针对素养水平较低的行业领域以及较为薄弱的职业健康知识和技能,有的放矢进行干预。
《通知》要求,推动职业健康知识“进机构”。探索建立科普宣传工作激励机制,要推动职业健康知识“进学校”。要推动职业健康知识“进乡村”。面向乡村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乡村,深入农民工群体集中的高危行业企业、建筑工地等开展知识培训和宣讲。要推动职业健康知识“进社区”。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聚集地以及劳动者港湾、工会驿站等场所,开展职业健康科普宣传,实现服务资源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