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浙江舟山市定海区香园未来社区全域统筹实践 “四心”共绘自治同心圆

2023-12-07 09:52:07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核心摘要:香园未来社区位于浙江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街道东侧中部,紧邻定海古城区,实施单元面积26.68公顷,是浙江省级第五批未来社区创建项目。社区常住人口3580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有直管党员150名,在职党员367人。社会团队19支,志愿者总数达800多名。社区以“北门新韵、香满家园”为核心理念,提升文化品牌,探索创新多元服务,强化资源联动推动社区治理,全力打造海岛特色美好生活未来社区。五分钟生活圈内商业、医疗、文化等设施配套齐全,历史文化底蕴和宜居环境基底深厚,曾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绿色社
 香园未来社区位于浙江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街道东侧中部,紧邻定海古城区,实施单元面积26.68公顷,是浙江省级第五批未来社区创建项目。社区常住人口3580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有直管党员150名,在职党员367人。社会团队19支,志愿者总数达800多名。社区以“北门新韵、香满家园”为核心理念,提升文化品牌,探索创新多元服务,强化资源联动推动社区治理,全力打造海岛特色美好生活未来社区。五分钟生活圈内商业、医疗、文化等设施配套齐全,历史文化底蕴和宜居环境基底深厚,曾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绿色社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等荣誉。
 
为解决老城区老旧小区治理服务中出现的管理缺位、管理多头、监管不足等困境,以及基层管理中存在“一老一小”服务确实等问题,结合香园社区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社区探索“四星共绘组织同心圆”的综合运营模式,以党建引领为主心骨,以网格管理为主渠道,以未来社区创建为主动力,积极挖掘社区建设内在活力和创新潜力,建立健全多层面、多环节、多形式的互动机制,构建社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管理网络与服务体系,努力体现基层建设更加牢固、社会治理更加深入、公共服务更加到位、联系群众更加紧密的工作方式。
 
园凝初心,增添党建内生力
 
激发红色活力。实行社区大党委制,整合辖区共建单位资源,建立企社、校社、军社、社社多维协同的党群联盟,目前辖区有5家企业,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舟山南乔商业中心、舟山市蓝焰燃气有限公司定海销售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舟山新华侨开元名庭大酒店;1所学校(定海一中)、2个驻军单位(水线维护队、勤务工化连)、5个辖区社会组织(东海渔嫂、为老志愿服务队、生命之光俱乐部、夕阳红书画社),形成“党群共建、大事共议、平安共管、环境共治、服务共享、文明共创”良好局面。
 
抓好红色传承。用基层教育平台资源优势,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律师、老战士、老教师组建“五老讲师团”,采取红色教育、主题宣讲、竞技比赛等多元形式,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宣教活动,形成“书香家园”的文化氛围,守好“红色根脉”,增强精神力量。
 
园凝联心,纵向到边全覆盖
 
联心走访。以“楼道红心汇”为载体,由党员居民骨干认领成为“楼道红管家”,担当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示范员“六员”角色,构建起“排摸数据、汇总信息、上报街道、反馈信息、后续跟进”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有效增进邻里交流,实现社情民意的及时掌握、精准研判、快速处置。
 
组团解难。完善议事平台,通过“家园调解室”“管家智囊团”“啄木鸟服务队”,形成“社区统筹领导,小区就地解决,楼道自治循环”的网格智治模式,在家门口满足“急、难、愁、盼”各类需求。推进N力量向基层延伸,构建“网格议事会”“逢一进格”“逢五碰头”制度体系,有效提升服务广度深度,切实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战时集结。全面构建“平战结合”工作体系,依托防疫“最小单元”,充分整合基层工作体系、人员力量、资源优势,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应急管理机制动态衔接,探索打造顺畅高效、协调联动治理体系,全力筑牢基层治理“红色堡垒”,确保“战时网格”在疫情防控、防汛防涝、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有必要进入临战状态的工作开展时“看得见 叫得应 打得响”。
 
园凝民心,盘活自治志愿
 
“民星”效应。深入挖掘百姓身边有正能量的先进典型、专业人士,让“草根明星”走上台、当主角,以“小人物”讲述“大道理”,用“微事迹”传播正能量,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居民群众树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价值观。
 
“先锋”引领。组建红色物业联盟,规范化推行准物业运行管理模式,针对出租房管理、消防安全、“犬事治理”、垃圾分类、法律服务、业主纠纷等小区居民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家门口的操心事,开通了“直达小区、通联居民”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多方协作服务“直通车”,面对面纾解问题,点对点服务宣传,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娘舅”解忧。遴选工作经验丰富、有较高威望的党员,成立“老娘舅”服务队,每天轮流坐堂,积极发挥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居民自治与社区党建有机结合让党建工作项目为美好家园建设添砖加瓦。

园凝人心,探索智能养老模式
 
老有所养。针对辖区内人口老龄化严重现象,以昌国新村开放式小区为例,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打造口袋公园,为解决老年人“吃饭”的头等大事,打造“幸福食堂”,为辖区内70岁以上老人和“四类”对象,提供每日成本价的餐饮服务。组建为老志愿服务队,从生活便利服务、健康保障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三大方面入手,打造综合性的慰老服务品牌。
 
智能生活。升级香园新村、金鹤小区车辆道闸系统,在卫生服务站门口增设自动售药机,计划将提升香园新村小公园健身步道,重新规划儿童娱乐区,AI绘本阅读机器人、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了左手“烟火气”、右手“未来感”的精彩蝶变。
 
数字赋能。聚焦“一老一小”,抓重点难点破题,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通过配置养老服务中心智能服务终端驾驶舱,实现名副其实的智慧养老;结合浙里办未来社区版块,线上开设昌国益学、健康舟山、健康康养、浙有善育板块,解决社会治理需求日趋强烈、跨系数据共享困难、为民服务系统入口分散等问题这些场景完全涵盖了百姓基本生活所需。
下一篇:

青海西宁市城中区饮马街街道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

上一篇:

中铁十一局建安公司第9项目部浙工院项目开展“预防为主 生命至上”灭火器专项实操演练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