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打造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推进“未来社区”“健康住宅”建设,促进高标准工业、物流建筑建设……近日,《广州市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办法》(下称《办法》)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印发实施,《办法》规范规划管理中容积率建筑面积的计算标准,以促进科创研发,助推制造业立市,打造宜居花城、延续历史文脉、增加民生福祉。
值得关注的是,在施行节点方面,《办法》按照立法技术规范,规范性文件发布即时生效。若项目在《办法》发布前未办理过规划条件核实,可按法定程序申请调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新规定进行计容指标核准,兼顾了公平性和政策普惠性,允许未实施或在建项目有条件享受新政策。
鼓励建设各类连廊 提高居民出行舒适度
《办法》修订并拓宽“建筑公共开放空间”释义,强调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应具备边界开放与便捷的公共可达条件,面向公众或者不特定业主全天候免费开放,将过街楼、架空走廊、空中连廊、檐廊、挑廊、景观亭廊等明确纳入“建筑公共开放空间”释义,鼓励建设各类连廊,形成适应广州气候特色的慢行系统,提高居民出行舒适度。对于原释义中“城市公共通道”部分则纳入《办法》第四条不计容范畴,不受“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总比例控制。
另一方面,《办法》提高了首层以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不计容比例上限,鼓励利用层间架空、空中连廊等打造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将住宅、办公、商业类建筑首层以外的公共开放空间累计不大于本栋建筑规划核定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由原3%提高至5%,其中创新型产业建筑关于公共开放空间的容积率计算规则与办公类建筑要求一致,为体现对工业园区建筑环境提升的支持,助推制造业立市,放宽工业建筑首层公共开放空间不计容。
考虑到部分地形复杂,场地内高差大、坡(台)地建筑存在同一建筑物结合地形和道路广场灵活设置不同标高“多首层”的情形,其公共开放空间属于直接对外,《办法》将位于坡地与相邻室外广场平缓相接的情形的公共开放空间纳入“建筑物首层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范畴,不作比例要求。
鼓励设置入户花园、大进深多功能阳台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居住品质、阳台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进“未来社区”“健康住宅”建设,《办法》将住宅套内半开敞空间半计容的比例由原不超过套内建筑面积的15%放宽至20%,并允许设置一个满足连续开敞率不低于40%的主景观阳台不限制其进深。
结合广州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适当增加阳台等半开敞空间可以提供遮阳、通风、绿化及休闲空间,改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品质,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满足了居民实际需求。结合“健康住宅”的要求增加半开敞空间半计容比例:一是鼓励设置入户花园,以利于通风换气,满足入户消杀、临时储物等缓冲目的;二是鼓励设置一个大进深的多功能凸阳台,作为承载居民休闲、健身、种植等多种功能场景的复合空间,以缓解居民对户外环境的需求,让居民在家也能感受自然氛围;三是鼓励单独设置生活阳台,与景观阳台区分开,加强空气对流。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同时表示,为做好半开敞空间的正向引导,真正提升住宅产品品质,该局同步制订技术审查清单要求,明确对于一些不合理的阳台布局和形式不适用半开敞空间半计容的规则。
另外,为适应当前高品质住宅层高的要求,对于套内建筑面积超过144平方米的复式住宅,《办法》将其客厅、起居室挑空部分层高基准值由原6米放宽为7.2米。
推广“工业上楼”,助推制造业立市
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当下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时代,《办法》对工业建筑、物流建筑单倍计容的层高基准值予以适当放宽,并明确有特殊工艺需求的工业建筑和仓储、物流建筑等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将有效提高广州市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产业集聚,推广“工业上楼”。
对于非单层工业厂房,根据“工业上楼”功能复合的空间特点,提出分层的层高基准值控制,即首层至第3层为8米,第4至6层为6米,第7层及以上为4.5米;对于仓储、物流建筑,结合其建筑特点分为盘道式和非盘道式,盘道式的仓储、物流建筑其每一层均为高周转楼层,其层高基准值均按12米控制,而非单层、非盘道式的仓储、物流建筑,根据其周转效率提出分层的层高基准值控制,即首层、二层为12米,第3至6层为6.6米,第7层及以上为5.4米。
符合有关规定的停车场(楼)不计容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战略,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支持公共停车场建设,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办法》提出供电动车充电设施的专用配电房纳入不计容范畴,并衔接广州关于停车场(楼)的相关鼓励政策,明确符合有关规定的停车场(楼)不计容。
此外,为加强广州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工业遗产建筑的合理利用,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办法》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工业遗产建筑相关的规定做好衔接,对符合规定的免于计入容积率。
鼓励设置屋顶花园、公共活动空间
为鼓励建筑设屋顶花园、公共活动空间,鼓励建筑第五立面采用整体化设计,将建筑屋面空间打造成为整洁有序、分区清晰、环境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办法》提出建筑物屋顶的梯屋、电梯机房、水箱间、人防报警间,或提供不小于屋顶面积60%用作公共活动区时一体化设计的梯屋及设备设施用房,当上述建筑面积累计不大于屋顶面积的25%时不计容。
为打造良好的城市景观,鼓励高品质的建筑立面装饰做法,《办法》中明确了建筑外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不计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