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体育休闲消费,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发改委等5部门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南都记者注意到,方案明确强调:推动体育公园建设、支持露营场地建设、培育汽车自驾运动营地,促进户外运动产业和旅游、文化、康养、研学等产业融合发展。
按照方案中的行动目标,预计到2025年,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供需有效对接,参与群体更加广泛,赛事活动更加丰富,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安全监管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批发展基础好、服务保障全、地方特色强、配套产业优的户外运动发展高地,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称,截至2021年底,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过4亿人次,大众化、全龄化、轻量化的趋势已经显现。户外运动的热度大大带动了各相关产业的发展。今年9月以来,消费点评平台“户外徒步”关键词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0%,线上购物平台钓鱼装备销量增长153%,自驾露营装备销量增长了167%。随着“户外+”的新模式、新业态大量涌现,消费产品也日趋多样化。
此次发布的方案更加聚焦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更加注重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所涉及的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包括了推动体育公园建设、构建国家步道体系、优化冰雪运动设施布局、完善山地户外运动设施、增加水上运动设施供给、支持露营场地建设、培育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加强航空飞行营地建设等方面。
其中,在支持露营场地建设方面,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环城游憩带、郊野公园、体育公园等,在符合相关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的基础上,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构建全国营地服务网络体系,形成露营旅游休闲精品线路,满足群众节假日休闲露营需求。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引导道路、水电、排污等设施向露营场地延伸,并在周边建设加油站、充电桩、停车场、城市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
在培育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方面,方案提道:加强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区域协作,协调推进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哈尔滨至三亚、北京至乌鲁木齐、上海至三亚“三圈三线”自驾路线的营地设施建设。支持营地完善车辆维修、快速补给、便捷医疗、应急救援、餐饮住宿等综合服务。健全汽车自驾运动信息的统计、监测与预警系统,合理引导汽车自驾运动游客流量和流向。
南都记者关注到,方案从加强产业政策集成创新、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构建户外运动装备运输新机制、激发民营户外运动企业发展活力、发挥户外运动产业就业增收功能等几方面入手,以期促进户外运动产业创新发展。例如在土地供应上,“依法依规优化户外运动产业涉及的环评、林草地占用、建设用地审批等审批流程。”在装备运输上,“支持地方政府与航空、铁路、邮政等部门加强协作,提高滑雪、露营、骑行等户外设备运输便利化水平。”
疫情期间,以露营业态为代表的增进健康、亲近自然的户外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但有多位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坦言,当前阶段,户外营地在建设、运营上面临选址用地审批标准不一,相关证照办理难;此外还存在安全卫生缺乏保障、行业标准欠缺容易产生噪音扰民、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亟待从行业、政策层面加以规范、推进解决。
2022年底,体育总局等8部门发布《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优化露营产品供给,鼓励开放郊野公园提供露营服务,在城市郊野、农村地区等建设更多露营基地,加快建设露营旅游相关基础设施,以满足大众需求。同时,制定不同类型户外运动营地的建设标准和分级评定标准,提高户外运动营地的服务水平。按照计划,到2025年,建设各类户外运动营地10000个。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二级巡视员黄清表示,此次发布的方案明确提出了“创新土地供应方式”的要求。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土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同时明确要求进一步优化户外运动产业涉及的建设用地审批等审批流程,完善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新方式。明确了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用地可采用划拨方式供应,稳妥推进户外运动企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具体支持政策。
在强化组织实施方面,方案指出,各级发展改革、体育部门应强化组织领导,将发展户外运动产业纳入相关规划,纳入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体育部门加强对户外运动行业的指导,完善各类户外运动标准,积极指导户外运动服务及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等部门依法依规办理户外运动服务及设施建设的审批手续。此外,还将严格落实户外运动服务及设施建设管理规范,加大对户外运动设施的监督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