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江河畔瓦窑坪焕生机
8月14日,太阳像火球一样,高高的挂在天空,把大地烤的滚烫滚烫。而翠江边上的千年古渡口——瓦窑坪古村,则挖掘机的声音轰鸣不断,沿江岸边工人们正在忙碌工作,绿化、铺砖、牌坊拆架、施工垃圾清运……10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瓦窑坪历史文化古村项目建设的最后冲刺,现场施工收尾建设如火如荼。
瓦窑坪老街修缮一新
加速收尾冲刺旅发会
当前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筹备工作,进入冲刺攻坚关键节点,各个重点项目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建设高潮,瓦窑坪历史文化古村项目作为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重点观摩项目,正在紧赶工期,抢抓进度。
当天下午3时,初秋高温不减,在瓦窑坪古村的码头处,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雕琢精致的木质牌坊经过半月的组装搭建,已经成型。38℃的高温下个子不高身形小巧,皮肤黝黑,说话带着浓浓口音的大姐罗桂香正在进行牌坊拆架。自今年2月份项目开工,她就跟随班组从汝城过来做工,现在项目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她和同事丝毫不敢松懈,“为了抢工期,这个月新增了几十号人手,早上6时就开始施工了。”施工现场采取轮班形式,全体人员加班加点赶进度,施工时间提前到了早上6时30分,晚上部分区域施工延长到了23时。
目前老街外立面改造、新建10栋精品民宿主体工程、码头浇筑已经完工,整个项目施工进入了收尾阶段。
传承文脉再现千年烟火
“草树阴阴山路迷,一湾水涨碧波瓈。扁舟如叶顺流去,两岸画眉相向啼。”清代道光进士赵畇在《郴州至瓦窑坪》诗中提到瓦窑坪,翠江、郴江汇流于此,山水环绕,历史悠久。
湖南郴州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颜长文多次到项目现场实地调研,要求精准提炼项目定位,充分挖掘在地文化,以“千年烟火气,郴州十二坊”为特色内容,传承郴州千年文脉,让千年古渡再现繁华、让千年烟火抚动心扉。
湖南郴州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第十八福地”,有“福城”之称,是著名的“九仙二佛”之地,瓦窑坪所在的苏仙区更是因孝子神仙“苏仙”而得名。瓦窑坪作为一个千年渡口,自汉代开始便是北通衡阳、长沙,南下韶关、广州的水路中转站,码头繁华了两千多年,是古代繁荣的商贸集聚地,居住着来自湘、粤、赣三省九县共38姓氏的外来移民,街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江里舟船往返,北杂南货都在此装卸,被称为“小南京”。
瓦窑坪历史文化古村项目充分利用碧水丹霞的山水资源和千年码头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走霞客故道,看碧水丹霞”为核心思想,以保护和重建一个“人文古镇,网红景点”为目标,采取“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思路,打造“千年烟火气,郴州十二坊”沉浸式文旅小镇和精品民宿小镇,让千年古渡再现繁华、让千年烟火抚动心扉。古街·十二坊,将成为项目新名片。
湖南郴州苏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文明见证了瓦窑坪招商会的火爆,说明越是历史文化的东西,越受商家追捧。他表示,如今瓦窑坪的故事将不仅仅是渡口的南来北往,而是郴州文化、郴州特色的汇聚地。橘井药坊、嘉禾倒缸酒坊、观澜书坊、玲珑茶坊、福城玉坊、金贵银坊、王氏豆腐坊……郴州各地的老字号齐聚瓦窑坪,坊聚成城。榨油坊、陶艺坊、米坊、铸铁坊、鹊桥仙绣衣坊……这些极具特色,又被时代裹挟渐渐退出大众视野的传统技艺和非遗手作,将在瓦窑坪再次呈现,成为本次旅发大会的新亮点。
文旅发展带动周边经济
“自瓦窑坪项目开发建设以来,这边的日接待游客人数已经突破了5000人次。村里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土菜馆逐步增加。”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湖南郴山郴水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剑介绍,瓦窑坪历史文化古村项目是该公司打造的重点项目,总投资5000多万。
瓦窑坪项目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群众参与”的模式投资建设营运,目前项目已招商入驻商户55家,新增就业创业岗位300个,每年将创收超6000万元。
如今,行走在瓦窑坪的古街上,轻纱悬挂,红色灯笼点缀着古朴的青瓦屋檐,明清小镇的风韵跃然眼前。“郴州遇见,一生眷恋”,迎着第二届湖南省旅发大会的东风,瓦窑坪历史文化古村实现华丽蝶变,古渡将再次呈现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