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三水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三水区排水设施“三个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进情况进行审议,当地通过推进排水设施“建管、厂网、城乡”三个一体化管理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BOD5浓度同比增加61%,污水“跑冒滴漏”情况明显减少。三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浩明指出,区政府要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和推进“绿美三水”建设,高起点谋划规划长远治水的体制、机制和设施建设,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远近结合推动排水设施建设管理提质增效。
全区764条自然村均完成生活污水治理
从现状看,三水区淼通排水公司的建设、运维管理架构已组建完成,并建立排水地理信息系统,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短板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和考核制度不断健全,排水设施建设、补测、清疏、功能检测和修复等工作稳步推进,建设短板基本补齐,公共排水设施失修失养问题基本解决,已基本实现排水设施“三个一体化”管理模式。
数据证明,排水设施“三个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后,三水区镇合力开展问题溯源、排水管理、管网修复、错漏接整改、挤外水等工作,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明显:今年1—6月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BOD5浓度同比增加了61%。
“区排水公司已承接1510公里排水管网、283座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设施、39座污水提升泵站以及9座雨水泵站的运营管理,并组建了运营和应急抢险队伍,将排水设施分片区管理。”三水区政府相关负责人指出,在管理排水管网和泵站的基础上,区排水公司对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运营管理,监督管理全区其余运营未到期或BOT模式的12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厂网一体化。另外运用全区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三水基本实现排口、管网、污水处理厂等“一网统管”。
值得关注的是,三水还在补齐污水设施短板。结合佛北战新产业园发展需求,2020年至今,三水区淼通排水公司已新建主干污水管网约95公里,并修复约110公里现状污水管网。尤其是考虑到部分自然村受地形、位置偏远等影响,近期无法覆盖市政管网,三水区便以农村分散式设施作为有效补充。截至目前,全区764条自然村均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72个自然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425个自然村污水资源化利用,267个自然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设施。
完善排水设施“一张图+一盘棋”管理理念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为此三水已经谋划完善排水设施“一张图+一盘棋”的管理方法。
其中,全区将加强规划引领,持续完善排水设施一张图管理。对于如何推动排水设施“一盘棋”理念,区排水公司作为主要实施主体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并按实际情况,部分工作可由属地镇街开展,但要统一规划、统一排查、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统一验收和实施标准。
“重点任务按照‘先摸排后设计,先清拆后施工,先试点后推广,先治水后治城’的总体思路,实施大棉涌流域和左岸涌流域全要素排查,区、镇合力尽快摸清污水系统布局、找准存在问题,通过工程整治和排水管理措施完善排水体制,促进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提升,以期改善水环境。”该负责人指出,将探索排水设施规模化管理,加强国资投入,加快对政府持有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整合资源、扩大规模,逐步有序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
在完善排水设施建设、管理同时,三水还将强化执法联动。对于社会偷排、偷倒等涉环保执法事件,继续加强区住建水利、生态环境、公安、城管执法部门及各镇(街道)等多部门联动响应执法管理能力。
“三水区政府要强化市场观念,探索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国有运营平台建设机制等方式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引入专业人员力量,整合各方资源要素,力争以低成本提升‘三个一体化’质效。”陈浩明指出,区政府要从规划编制、资源配备、人员配置等方面加大统筹协调,高效推进排水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落地落实。同时通过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规定,强化联动执法常态化机制,形成打击水环境违法行为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