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情况复杂,需分类别、分阶段地制定不同类型建筑的修缮技术标准。目前,该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近日,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起成立的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修建技术专家委员会召开主题为“老城新生——保护与更新的对话”研讨会,围绕城市更新与保护以及古建筑修缮技术两大主题开展深入对话和研讨。从研讨会上获悉,北京市住建委正在编制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名镇保护范围内文物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缮技术标准,将对北京已经公布的1056栋历史建筑按类别拟定编制计划,并分阶段推进。合院类及居住小区类历史建筑修缮标准拟于年内出台。
“合院类历史建筑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修建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张越说,在北京的历史建筑中,合院类建筑占比达到49%,而且从明清时期到近现代不断绵延发展。历史建筑的修缮具有复杂性,不仅要解决保护的问题,还要解决使用的问题,因此需要更加细化的标准。
2020年5月,市住建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发布<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的通知》,对老城内的胡同、院落、房屋修缮流程以及技术规范与评价标准予以明确。在制定标准的同时,本市开始推行老城房屋修缮与保护实施方案专家评审制度,并组建成立了北京市老城保护房屋修缮修建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中既有木作、瓦石作、油饰彩画等古建修缮专业专家及传统工匠,也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装配式装修等领域知名人士,均深耕行业多年,从业经验丰富。
历史建筑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情况复杂,需分类别、分阶段地制定不同类型建筑的修缮技术标准。据介绍,按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求,市住建委正在编制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名镇保护范围内文物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缮技术标准。目前,该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将对本市已公布的三批五类1056栋历史建筑按类别拟定编制计划。
下一步,专家委员会将通过现场踏勘、项目技术跟踪及方案分析相结合等方式,全面了解历史建筑修缮现状、分析修缮技术措施,形成措施报告,完成修缮技术标准的制定,确保历史建筑在修缮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使保护要素得到精准保护。目前专家组已对合院类及居住小区类历史建筑开展实地踏勘、指导标准编制,合院类及居住小区类历史建筑修缮标准拟于年内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