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鄂家乡》(6)楚国故都宜城
徐家兴(武汉)
有酒即宜城,
有鱼斯汉水。
楚人汲汉水,
酿酒古宜城。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界隨州隨县、枣阳市,西邻南漳县,南接荆门市、钟祥市,北抵襄阳城区。位于宜城南的楚皇城,系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
宜城历史悠久。夏为巳国,周为罗、鄀鄢地。春秋时并于楚,秦时为鄢,隶属南郡。汉惠帝改鄢县为宜城县。后唐、宋、元、明、清宜城名因之。
宜城版图呈“蝴蝶状”,是三山两水五分田格局。汉水将全境自然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以汉水为界,分别往东、西两大部分,以汉水为界,分别往东、西部呈平原、丘陵、山地变势,阶梯式延伸,东西两面环山高起;中部河谷平原北高南低、向南敞开;东部属大洪山余脉,北端山脉呈东西走向;南端多南北走向,与襄阳、枣阳、隨州交界处到汉江冲积平原为低山丘陵区;西部属荆山余脉,为丘陵区。
宜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冷夏热,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征。宜城境内河流,以汉水为主干,构成“扇形状”。有各种长短的支流沟河一百多条。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宜城境段俗称大河,为境内最大河流。
宜城境内的矿产资源有铅、铝、磷、石灰石、铜、铅、银等多种,储藏价值一亿多元;矿泉水日自然溢出量达2200吨,系国家公布的八大优质天然矿泉水之一。
宜城地处中华腹地,承南启北、连东接西,水、陆、空交通便利,汉江水道穿境而过,500吨级船舶可直达长江。
宜城风俗习惯:
☆家族
旧时,宜城土著或外地迁入者定居一处,因人丁兴旺而发展为大家族,有的村即以姓氏命名。他们聚族而居,有族产、族规、族普,家族事务由族长掌管。族内组织常与乡里政权组织混成一体。有的族长就是乡长或保长、甲长,集族权、政权于一身。建国后,家族组织解体,但农村族间房头意识还存在,按谱取名的遗风还盛行。
☆待客
宜城人历来好客,客至拱手相迎道:“稀客”!待炽茶陪坐叙谈。客走门外,拱手相别,嘱:”慢走”、“再来”!留客吃饭,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宴饮先酒后飯,不先饭后酒,否则为“犯上”,饭酒强劝,以客人吃醉为好。饭也强添,唯恐客人不饱。往往客人碗中未尽,主人又来一碗,趁其不防从背后叩在客人碗里,直到吃不完有剩余,主人方才称心,这叫做“叩饭”!
☆席次座位
旧时,请客设宴很讲究席次、座位。请长辈、老师、邻里中年长者为客,必延之上坐。一般面南为上座,若房屋门不朝南,则以屋门为方位标志,取背靠神柜、面向门者为上座,左右为陪坐,对面为下座。桌缝木纹要左右横向,不得正对上座。若同时摆设两席以上,则正屋为首席,主客就座,厅屋为次席,一般客人就座。陪客的身份、辈分、年令需与客人相当。
☆亲友交往
宜城民风淳朴,轻利重义,朋友交往,患难与共、祸福相依,同时有敬师长、敬长者之风。亲友之间礼尚往来,时令节日、婚嫁喜庆、添丁进口、寿诞迁居,都赠送礼品祝贺宴饮,叫做“送人情”,有“人情大似债”俗谚,有的邻居相处融洽,交往密切胜于亲戚,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宜城主要景点:
※楚皇城遗址
楚王城位于宜城县城南7.5公里处,东临汉水,西望金牛山,南近蛮河,北溯襄阳。春秋时期王城一度为楚国都城,名鄢都。城墙为夯筑土城墙,周长6440米、厚13.05米。紫禁城、白龙池、烽火台、楚昭王墓、晒金坡等遗迹。建国后,先后出土珍贵文物一千余件,现存放王城文物陈列室。
※白起渠
最早是秦将白起以水代兵、水淹楚国鄢城(楚皇城遗址)的战渠。因白起伐楚有功,秦王封他为武安君,湖北南漳的武安镇由此得名。中唐时期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长渠在县南二十六里,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长渠流经之处,沿线还串起了大量的水库、堰塘。水库与长渠以沟渠相连,中间安有闸门。水库平时收集雨水,每年由长渠补充水源三、四次,确保水库可灌溉2.5万亩。
※湿地公园、松林寺
△宜城万洋洲湿地公园,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占地约2466公顷,湿地覆盖率达69.5%,生态环境保护很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植物有229种、动物119种,是侯鸟迁徒时的重要驿站。
△宜城松林寺位于宜城,始建于元朝,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松林寺院里有四棵千年古银杏,是建寺时裁种的,最大的一棵需四个人合抱。银杏树下有一龟驮碑,碑上雕刻着很多精美的图案、文字。松林寺环境清幽、风景如画、吸引游客。
※庞居洞
此洞位于宜城东北边,属王集镇庞居村。洞在一个小山坡上,背枕霸王、鹿门两山,西离汉水仅一公里。庞蕴居士元和年间在此修行,明代宜城人梁京曾在洞南边修庙,名“庞居寺”,清代又加以扩建。洞口二十平米,从前厅分左右两支,香火旺盛。庞居洞前宽后狭、冬暖夏凉,洞内面积70平米。洞口上方有一匾上书:“隐士居”左右壁上刻隶书体对联一副:“山中日月闲来往,洞口烟霞自古今。”为王万芳书。洞口北侧墙上有一块石碑,此碑镌刻记载:清乾年间,官府对庞居寺进行过维修,洞内供庞母及其他塑像数10尊,洞内有三石洞,相传与襄阳鹿门寺相连、与长山相通。
※张自忠将军殉国处
位于宜城、襄阳交界的长山,距宜城县城25公里。在两百多米的长山顶上,有一座青石砌成的巍峨壮观的纪念亭,正中矗立着一石碑,高大、肃穆、庄严、朴实。纪念亭从底到顶共22层,由95块条石连接而成。石碑正面上侧铭刻“第一周年纪念”,正中铭刻“张自忠将军殉国处”,下侧铭刻“中华民国三十年五月十六日敬立。”在宜城市襄沙大道烈士陵园内,建有“张自忠将军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