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同时,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只争朝夕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怎么看、怎么干?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着力在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作为,着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实现新进展,着力在保障质量安全、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上作出新贡献,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着力推动城市更新“四改”,实现城市面貌新提升。2023年,计划新增开工2.13万户棚户区改造,建成销号18.4万户存量棚改任务;对1037个城镇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涉及居民16.76万户;完成剩余1619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建设改造城镇地下管网2600公里。
着力保交楼扩内需稳投资,助推房地产业新发展。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建立房地产优强企业“白名单”,支持优质房企稳健发展。出台积极政策,支持新市民群体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推动项目复工建设,提高项目复工率和资金拨付率。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合理控制规划指标,提供新的住宅产品,推动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提高居住品质。
着力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守好安全底线。坚持“两个至上”,围绕“两个根本”,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开展自建房安全整治,加大对自建房用作生产经营和出租居住的管理力度,全面完成非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防范和减少燃气事故发生;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老城区要结合更新改造完善基础设施,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抓紧补齐短板,推动新城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排水防涝系统;深入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整治,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源头把关。
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动城市品质新跨越。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2023年力争全省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60%以上;深入推进城市污水攻坚,2023年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3万立方米;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治理攻坚,2023年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1座,处理能力5500吨/日;持续推进城市供水和节水,继续推进新建和改造一批供水设施项目,提高供水服务效率;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积极筹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海绵示范城市;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环卫保洁工作,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持续开展好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推进园林绿地系统建设,今后5年,全省城市新增和改造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2500公顷;建成城市(县城)公共停车位3万个。
着力优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争取保障水平新突破。2023年,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5万套(间),新增竣工1.92万套(间),累计分配2.78万套(间),出租率达90%以上;新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78万套,累计配租运营公租房52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38万户。
着力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以智能信息化、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条化等为主要抓手,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产业规模大和综合优势突出的建筑业龙头企业。力争2023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增速8%左右。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智能化,执行项目代码制度﹐加快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用户统一、入口统一、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推动绿色发展,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7年星级建筑比例进一步提高。
着力提升现代生活条件,打造美丽乡村新气象。巩固拓展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分类打造绿色小城镇。
着力提升基础保障水平,展现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新作为。提升法治能力,全力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地落实。加强人才培养,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应用,完善平台功能;推进监管信息化、信息精准化。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坚持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抓好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严的基调、保持严的氛围、落实严的举措,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改进作风,从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高度认识和推进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