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答记者问

2023-03-02 16:43:44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核心摘要: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答记者问
 中新网:驿站的功能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有目共睹的。那这次将要推进的共富风貌驿建设,和目前已有的绿道驿站、爱心驿站等有什么不同呢?
 
浙江省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姚昭晖:
 
驿站建设的核心是满足百姓需求,为大众生活提供便利,在这一点上,共富风貌驿与其它驿站是一致的。但与其它驿站相比,共富风貌驿还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功能上,聚焦共富主题。基于共建共享共创的要求,插花式、复合化地植入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客厅、文化展示等驿站功能。如共富风貌驿可以搭载农特产展销功能,助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联动;也可以加载数字化应用场景,市民扫个二维码,就能看各风貌样板区的特色产品、特色文化,也能查看样板区特色游线引导。
 
二是选址上,强调存量盘活。共富风貌驿的建设要起到促进小微空间更新、闲置低效用地盘活的作用。选址重点关注两类空间,一类是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小微场地,另一类是废旧或待改造更新的建筑。与此同时,共富风貌驿的选址还要求符合人群分布、人流方向,要群众便捷可达的,不能是某个封闭的小区内或者是景区内的。
 
三是运维上,注重长效持续。共富风貌驿建设要求在前期设计策划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不少地方结合县域、城市文化整体展示,以线性或网络形式开展一系列共富风貌驿建设,那么就更需要前置性地考虑整体运营与品牌打造。

浙江日报:浙派民居建设听起来很高大上,在设计中如何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做到既好看又好用?
 
浙江省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姚昭晖:
 
群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美观别致的良好愿景,也有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浙派民居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追求形式之美、文化之韵,而且要充分尊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做到内外兼修、宜居宜业。重点是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协调之“美”。根据所处自然环境和周边建筑风格开展设计,融合吸纳当地传统建筑元素,做到扎根乡土、风貌协调。如温州市洞头区金岙村保留石头厝砖瓦等海岛独特元素,在遵循历史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融合现代化设计、艺术化加工,打造星空庭院、生态展示厅等精品节点,将半屏文创中心石厝打造成“海上花园诗意栖居”风貌画卷中的亮点。
 
二是突出实用之“效”。充分考虑实际使用效果,科学配置房屋的居住空间、礼仪空间、接待空间、储物空间等建筑功能空间。如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望仙村的浙派民居,一层设计了正堂、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储藏室、棋牌室或老人房,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照顾到老人起居方便。
 
三是突出发展之“需”。结合地方发展产业、农民经营增收的需要,因地制宜设计农房功能,真正做到既宜居又宜业。如建德市依托胥江村浙派民居试点,引入浙江达曼集团“达曼云栖”民宿酒店,与20栋农房户主签订了房屋长期租赁协议,租期20年,户均年收益6万元以上,租金年均增幅5%以上,民宿酒店客流超10万人次,带来“消薄增收”和农产品销售等周边效益超100万元。
 
本次设计大赛,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也要充分开展实地踏勘、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当地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在户型、功能等方面满足实际需求,注重运用乡土手法、乡土材料,打造有品质的民居、有特色的庭院、有记忆的空间。
 
浙江在线:嘉兴市“禾城驿·温暖嘉”驿站对服务禾城百姓有哪些实实在在的便利?
 
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沈伟:
 
近年来,嘉兴市“禾城驿·温暖嘉”驿站建设以“融合、暖心、惠民”为核心,以基层党建服务点为契机,以公共服务补短板为抓手,对传统公共卫生间从形象、功能、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
 
一是在基础功能服务上,驿站实现了从公共卫生间向驿站华丽转变,普遍配备了休息桌椅、图书画报、便民服务箱、寄存箱、直饮水和AED除颤仪等卫生医疗设施,提供驿站咖啡供应,为百姓提供全面的便利服务;
 
二是在公共活动开展上,驿站管理团队积极联络引进公益活动和社会培训讲座,定期组织环卫工人关爱获得和社区特色活动,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垃圾分类、消防等公益培训。自首个驿站建成以来,“温暖嘉”驿站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近750场,真正把城市驿站建设成了市民日常生活的温馨港湾,打造了“驿站+生活圈”的新模式;
 
三是在精神文化服务提升上,驿站发掘嘉兴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桥文化、建筑文化等特色丰富文化内核,加强艺术植入进行资源整合、探索微艺术馆、博物馆有机融合新模式,实现了“驿站+文化+公益+艺术”的多维共建共享模式。
 
总之,“温暖嘉”驿站的建设,我们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注重实效为先推进共建共享,从而切实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潮新闻:杭州有大量的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又是浙派民居的重要组成,我想了解一下,杭州是如何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浙派民居建设有机融合的?
 
杭州市美镇办常务副主任 叶青:
 
近年来,我市以高标准的美丽宜居建设为目标,一方面承继好厚重的历史,让村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住了记忆乡愁;另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为古村增添新时代气息,实现新村与古村的完美融合。
 
一是坚定保护与发展理念,牵住绵长乡愁。传统村落承载着人们绵长的情思乡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近年来,杭州市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不断推进活化利用、以用促保,进一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继承古村风貌。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乡土建筑保护规划为引领,按照“浙派民居”特色村的要求,高标准规划新村建设,传承古村建村之理念,提取古建筑元素,如马头墙、直屋脊、硬山顶、牛腿、粉墙黛瓦等,建筑格局与古村落建筑肌理相协调,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新村设计成具有老村神韵的建筑群落。
 
三是坚持“四问四权”,倾听百姓心声。始终坚持“四问四权”,倾听百姓心里话,切实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做到“大家的事大家来办”。如建德新叶村二期安置房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充分征求百姓意见、建议,以满足百姓居住需求为前提,听取百姓心声。统一规划新村既解决了村民迫切的建房用地需求,又破解了古村保护和住房改善的矛盾,有效改善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
 
四是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配套”的模式,突破“建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创新中心村集聚点建设模式。利用收回的古建筑开展“云招商”,集中签约引进高端民宿、木雕工作室等一批新经济业态,从而带动有余力农户利用安置房开展超市、民宿等经营活动,实现富民增收,有效促进古村旅游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壮大。
 
前不负先人的创造,后不负来者的期望。总之,通过有效的引导,活态的传承,让村民更富了,返乡的人更多了。使传统村落得到更多“烟火气”的滋养、“乡愁味”的寄托,从而赋予传统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传统村落活起来、美起来、旺起来。(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下一篇:

巅峰对决,强者较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专业人员技能竞赛决赛在汉举行

上一篇:

浙江省召开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第四次媒体通气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