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日前,湖北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武汉新城规划》,作为武鄂黄黄都市圈的核心,武汉新城将努力打造“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即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
据了解,武汉新城,东至鄂咸高速,南至梁子湖,西至京广铁路,北至长江南岸,规划面积约719平方公里。
武汉新城位于武鄂黄黄地理中心,区位优势明显,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人口增长动力强劲,科技创新优势显著,新兴产业基础雄厚,协同发展空间较大,是武鄂黄黄地区发展活力强、潜力大的重要地区,具备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
《规划》从总体要求、构建山水城融合的空间布局、营造显山达湖连江的生态环境、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构筑高效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安全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塑造独具魅力的人居环境、建立多措并举的规划实施保障等8个方面,对武汉新城的发展提出要求。
根据规划,到2025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功能明显增强。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湿地特色风貌日益凸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5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功能更加完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高水平的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全面建成,成为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支撑长江中游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极核。
据了解,武汉新城要构建山湖相映、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要建设新城中心片区、光谷片区、葛华片区、花山片区、龙泉山片区、红莲湖片区、梧桐湖片区、滨湖半岛片区共八大片区。
其中,新城中心片区,打造中央商务区和科技服务中心;光谷片区和葛华片区,打造高端制造业及科技创新的综合性片区;龙泉山片区、滨湖半岛片区、红莲湖片区、花山片区、梧桐湖片区等,分别打造科学研究承载区和文化旅游休闲区、国际会客厅和生态绿心、数字创意宜居区、健康智慧宜居区和科教文化宜居区。
据了解,武汉新城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筑楼宇等数字化管理,强化“数字+”与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
要建设运行高效的城市轨道系统。构建层次清晰、快普结合、出行高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包含2条快速轨道和多条普速轨道,衔接新城内外重要组团中心,加强新城8个片区的轨道联系和覆盖。
要构建多层次一体化公交体系。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中运量公交为辅助、常规公交为基础、水上公交为特色的公交体系。至2035年,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不低于40%,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要推动丰富多元的绿色出行。道路空间更多地向常规公交、步行和骑行倾斜,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推动生活性道路的步行和自行车空间达到50%以上。构建区域、城市和社区三级绿道(蓝道)体系。打造渗透型、亲民型的绿道(蓝道)系统。区域、城市绿道网密度不低于2公里/平方公里,社区绿道网密度不低于3公里/平方公里,实现居民出门可达绿道。
据了解,武汉新城要建设安全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要构建流域统筹、量质并举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以流域为单元,综合采取源头控污、中途收集、末端处理等多种措施,构建“新城一体、高效协同、量质并举”的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系统。新城实行雨污分流制,源头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削减面源污染;综合统筹污水处理与初雨治理需求,合理划分污水系统分区,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截污和治污相协调,优化污水设施布局,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水平;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加大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力度。
要建设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的环卫系统。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全面实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健全固废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力提高垃圾转运能力,发展大站保障、小站协同的分级垃圾收运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配置水平。
据了解,武汉新城要建立多元住房供应体系。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坚持保障基本、兼顾差异、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建立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高品质商品住房等多样化、高品质、可负担的住宅产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根据新城人口目标,合理配置国际社区、科学社区等住宅产品。
要优化住宅空间布局。围绕差异化人群需求,积极引导混合的住宅类型,合理控制住宅开发强度,重点优化和完善居住环境、设施配置和交通支撑。促进住宅供给与公共交通、就业岗位、公服设施配套联动发展,提升职住平衡水平,大力提高人口集聚能力和生活品质。
据了解,武汉新城要构建开门见山、出门见绿的公园体系。建设由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构成的多层次公园体系,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加强社区公园建设,满足居民日常的休闲健身和社会交往需求。利用街角空间建设口袋公园等小型绿地,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构建宜居宜游特色游憩网络。依托生态廊道网络和城市道路系统,串联各类公园,建设新城绿道体系,构建区域、片区和单元三级慢行游憩网络。区域级和片区级慢行网络,连通自然山水,打造骑行、步行、慢跑、登山、观光、休闲等多元功能。单元级慢行网络串联社区公服、居住、就业功能,重点关注通勤通学、社区生活、休闲健身等诉求,解决城市生活“最后一公里”交通通勤。
构建望山通湖连江的景观视廊体系。鼓励生态廊道、绿道、城市公园和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沿主轴景观视廊布局。鼓励生态廊道、绿道和社区公园沿次级景观视廊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