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江苏苏州:拓展城市战略空间,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2023-01-09 15:38:21来源:苏州日报   
核心摘要:市域一体化发展,正在成为苏州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器。过去一年里,在苏州市委、市政府谋划推动下,十个板块紧密协同,共同致力
市域一体化发展,正在成为苏州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过去一年里,在苏州市委、市政府谋划推动下,十个板块紧密协同,共同致力于全域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破除区域发展壁垒,在交通、城建、民生、创新、产业等多个领域聚焦高质量,注入新动能。

市级各部门也聚焦当前最紧迫、最重要,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下好苏州市“一盘棋”,推出总体谋划,不断创新和完善包括规划共统、设施共建、品牌共塑、大事共力、优势共享等重要方面制度体系。

目前,“大苏州”各地按照“全力推动市域统筹发展,积极参与省内区域协调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依托上海国际化平台集聚全球高端资源”四个层面,握指成拳,内聚外联,迸发出“空间缝合、资源整合、发展聚合”强大合力。

市域统筹,板块共建描绘协调发展大格局

苏相合作区,由苏州工业园区和相城区合作共建,拥有漕湖17公里黄金湖岸线、9.07平方公里完整水域,总面积50.58平方公里。

苏州工业园区成熟的发展经验、优质资源与相城区突出的发展空间、区位优势在这里深度融合,已走过了市域统筹下改革创新发展的10年历程。

2022年3月10日,苏相合作区一次性出让4宗工业用地。4家购地企业中,就有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八方电气全资控股的八方新能源(苏州)有限公司。

该公司在苏相合作区购置土地,计划投建电动助力自行车电机生产新基地项目,主要开展锂电池PACK及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设计产能为锂电池PACK年产240万组,电机年产1000万台,新项目一期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20亿元。“我们对新项目的发展寄予厚望。”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华表示,企业充分看好苏相合作区在生态、交通、政策等方面的多重资源优势。

截至目前,苏相合作区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为核心主导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配套,以航空航天等若干潜力新兴产业为品牌名片的“4+1+1”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除了与东边的苏州工业园区“联姻”,相城区同时与北边的常熟市、南边的姑苏区、西边的苏州高新区加强融合互补发展。去年8月,相城区与常熟市签署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提升省、市级重大项目服务能级,完善县、镇级跨区域路网体系,探索城市运营治理新模式等方面开展合作。去年9月,相城区与苏州高新区签署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共同打造跨区产业创新集群。去年11月,常熟市、相城区、姑苏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五地行政审批局在相城举办“协同发展聚合力扬帆起航正当时”主题党日暨政务服务一体化区域合作签约,包括党建引领、“跨域通办”事项清单、“跨区联办”服务机制、“跨域通办”专窗设立、“跨域通办”等5个方面。

相城区东、南、西、北四向联动融合发展,是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全市以市域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发展统筹指导力度,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各县级市(区)工作,昆山—太仓、常熟—相城、姑苏—相城等开展签约合作,一系列合作区建设有序推进。

“大交通”撑起经济社会发展“硬脊梁”

放眼2022年,苏州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明显加速,既有增强全市整体合力与统筹协同能力的市域一体化项目,也有布局跨江融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省级、国家级项目,东西南北全面开工。

尤其是下半年,多个关键性工程开工引人注目,密集诠释了2022年这个“大交通年”:

9月28日,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正式开工,这条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之沿江高铁的主通道;

9月至12月,崇太隧道、海太长江隧道等三条过江通道相继开工,未来苏州将拥有七条过江通道;

11月30日,通苏嘉甬高铁正式开工,作为国家“八纵八横”之沿海高铁的主通道,这条高铁为苏州“丰”字铁路网布局关键一“竖”,将结束苏州长期以来南北向无干线铁路的历史。

……

在苏州市委、市政府谋划推动下,“大苏州”在交通领域全面融合,市交通运输局的100项重点工程项目中,跨区域道路项目列入12个,其中续建项目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6个、储备项目2个。

12月19日,东太湖隧道、苏州湾隧道开建,将强化太湖新城“新中心、新产业、新江南”的聚合力。从两条隧道的线位布局来看,可谓“立足市域一体化,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对推动“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更大空间的交通布局中,苏州无论是东西向还是南北向,都取得了快速进展和重大突破。事实上,苏州已经成为江苏铁路建设的“主战场”,通苏嘉甬、苏锡常、如通苏湖等一系列铁路项目快速推进,苏州正以相城区高铁新城为重要节点,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城市,往东西南北拓展战略发展空间。

数字经济时代迎来市域统筹“大转型”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先后有“跃起6只虎”“十全十美”故事,各板块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把握机遇、各显神通,呈现你追我赶的生动景象。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开放高地,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挑战,要谋划新发展格局,推进市域一体化就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020年1月,苏州两会期间,苏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001号提案《加快推进苏州一体化进程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建议》指出,全市十个板块之间在很多领域的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存在分头投入、重复浪费和形不成规模效应等问题,如同十个手指握不成拳头,难以实现“集团作战”。建议:一、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内部一体化顶层设计。二、从群众最关心的交通、医疗、养老、教育等事情做起,选准内部一体化突破口,加强各板块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库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等跨区县、跨部门共享使用,为各领域的深度一体化提供基础支撑。

苏州各个板块纷纷行动,共同奏响抱团发展的“协奏曲”,构建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的多赢局面,在市域统筹发展格局中为自己增添源源不断的动能。比如,没有临沪优势的常熟,承接周边地区的产业溢出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南部与苏州市区接壤的常熟高新区,由常熟和中新集团联合打造中新(常熟)昆承湖园区,对标金鸡湖,是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南向发展的重点区域;具有产业创新集群优势的苏州工业园区,在与相城区、吴中区等区域的合作中,毫无保留地发挥先进地区的溢出效应,为苏州产业优化布局、转型升级探索了新路径。

刚刚闭幕的苏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市域统筹发展,坚持“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坚决抓好南北挂钩、跨江融合、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等任务,大力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苏州将加快提升数字时代统筹发展能力,从市级层面全面推动“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协同发展,全力打造“苏周到”“苏商通”“DTIOC”三大数字化品牌,逐步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能力体系、责任体系和应用体系,以板块临界区域为重点,强化规划统筹,明确功能定位,破除消极空间,着力破解“背靠背”发展问题,以一个“团队作战”创造新的发展传奇。

大开大合,内聚外联,正是苏州这支“集团军”纵横捭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区域枢纽中心城市的强劲动能。

内聚外联,当好苏城发展“开路先锋”

2022年,苏州交通加大工程建设力度,从硬件上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夯实基础,预计全年全市100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8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7%,其中38个重点路桥(交通)预计完成163.5亿元。随着524国道常熟辛庄至莫城段、312国道苏州东段主线等20个项目建成投用,苏州进一步强化了与周边重要城市交通干线的对接;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海太长江隧道、张靖皋长江大桥、346国道张家港绕城段等20个项目的新开工建设,加快了长三角一体化和市域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新年伊始,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苏州交通聚焦“三枢纽、三示范”目标,在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谋划了一批2023年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焦亚飞介绍,这些项目强化“内聚外联”,主要根据三个原则进行布局。首先是加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支撑,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部署,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加快推进通苏嘉甬高铁、如通苏湖城际、沪武高速扩容、沪宜高速、苏嘉杭高速扩容、常台高速、太昆嘉高速等一批支撑跨省融合发展的交通项目。

其次是提升省内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为了加快建设苏锡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动苏锡常都市圈融合发展,今年将重点推进张靖皋过江通道、海太过江通道建设,苏锡太湖通道、通常高速等一批促进省内区域协同发展的交通项目也纳入了日程。

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将继续加快步伐。今年将以服务太湖科学城、太湖新城、高铁新城等一批重点区域发展为导向,突出交通先行,重点加快苏州湾隧道等项目建设。同时,339省道快速化、前进路对接城蓬线改造提升、中华园路接望江路工程等15个跨区域道路项目及环澄湖道路提升项目已在筹划之中。
下一篇:

围观!这批检测“黑科技”让工地更聪明

上一篇:

武汉地铁12号线博览路站封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