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区变得不一样了!”
年过八旬的王阿婆,家住四平路街道鞍山四村第一居民区。最近,她多了个新习惯——每天从菜市场采购完回来,总要在小区的公共花园前驻足片刻,看看里头植物的长势,欣赏一番冬日的风景。
这方小花园是今年刚刚完成改建的。原本这里设有一个凉亭、几张长椅和绿化带,由于时间久又疏于管理,存在着通道狭窄、绿植杂乱、座椅损坏、照明设施缺乏等问题。
今年,在计划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使用时,鞍山四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千里将目光聚焦在这处公共区域上。“我们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老龄化程度高,喜欢聚在一起嘎讪胡。”周千里告诉记者,“因此,如何提升小区公共空间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卫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关注重点。”
经过多次实地排摸和规划,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三驾马车”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多方意见,为这片露天花园设计了更新计划。
随后,小区的一众志愿者们先后穿上红背心、绿马甲,清理花园里的垃圾,去除地面的顽固油漆,并对绿化进行了重新布局。对于周边区域,大家一齐翻新地面,并加装了崭新的公共长椅。
如今,小花园已然旧貌换新颜。其中一片区域插上了一块精致木牌,写着“绿化互动种植区”。不少亲子家庭自发来此,参与“种植一株花草,留下一片新绿”活动,主动认领“责任田”,栽种植物,并负责长期养护。一次次挥铲中,孩子们学习了花草的养护技巧,与大自然更亲近。
“以前,很多植物只在课本上出现过,香气、触感要靠想象感知。但是现在,花花草草就在身边,能够亲手栽种、浇水让我觉得很新鲜有趣,对大自然也更好奇了。”有孩子说道。
漫步花园间,太阳花萌发新芽、洁白的葱莲含苞待放,成了社区生活最美的点缀。
在四平路街道辖区内,80%以上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建造的售后公房。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小区的公共设施已经陈旧老化。每年,23个居民区都会借助政府下拨的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对这些亟待改造的公共设施进行更新调整,开展社区微更新、微改造、微治理,在提升小区整体环境的同时,加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在这样的努力下,各居民区涌现出了不少“金点子”,以实际行动为居民带来惊喜与感动,将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打造成一张亮眼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