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要冲《湖北关》——郧西
徐家兴(武汉)
湖北郧西边陲西,
兵家相争兵家急。
三面环陕一面鄂,
一脚两省在郧西。
郧西,因位于湖北郧县以西而得名。郧西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汉江中上游北岸,总面积3509平方千米。属于“副热带北界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严冬时间短。
郧西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史称“依山带江”。汉江流经南部边境,有天河、金钱河、仙河等支流自北向南注入汉江。郧广西县桐油产量居中国第二位,被誉为“桐油之乡”;黄姜基地居中国之最;烟叶质量与希腊并列世界第一,成为中国第一个香料烟基地,香料烟年产量过万担;杜仲基地跻身中国“四大杜仲基地”之列。
郧西农产资源有马头山羊、烟叶、蔬菜、核桃、桑蚕、药材等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马头山羊”、“山葡萄”、“景阳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郧西是恐龙的故乡,是古猿人之家,公元1976年7月,在郧西神岭白龙洞发现了八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中国科学院考证,此化石距今约45万年到100万年,早于北京周口店猿人,被命名为“郧西猿人”,其考古点和郧县猿人头骨化石出土的地点相距约三十公里。2007年考古工作者又在郧西黄龙洞发现了距今4至10万猿人古化石的缺环。
☆楚秦边关——湖北关
“湖北关”座落于湖北口回族乡西部的天堂山与凤凰山两大山脉的结合部,总长约两公里。主体部分由规则的巨大石条所筑,厚2米,正中留一拱形大门,门高6.5米,宽6米,是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唯一通道。据当地老人讲,湖北口已有千年历史,古时是秦岭深处的小驿站,过往的盐商、茶商在这里歇脚驻足,秦楚之间的官差邮差在这里饮马加料。明未,一批逃难的回族人,由陕广西潼关、渭南一带迁移到此落户,穆斯林文化在这里得以延续和发展。相传,民族英雄岳飞;农民领袖李自成;“白莲教”首领王聪儿都曾在湖北关下屯兵血战。湖北关,犹如一本无字的辉煌史书,记载着这里的历史与传说。
湖北口地处鄂西北边陲,位于湖北大梁之巅,三面环陕,一面归鄂,地扼秦楚要冲。而连接鄂陕两省的就是一座有175年历史的著名关隘——《湖北关》。
在十堰西北边陲之地,巍巍湖北关赫然矗立眼前。天堂山、凤凰山两座巨峰对峙之中,长70余米的湖北关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山脊上。气势宏伟的主体门楼高14米,墻体呈梯形,墙上有防御城垛。城门正中为拱形门洞,高6米、宽8.6米,是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唯一通道,穿过拱门就是陕西省镇安县了。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湖北关一带是古都广西安的重要军事关隘,也是秦楚之间的粮道和商道。北宋政和元年,湖北关仿于当时京兆府和商州的边界地区,是路、行省、布政使司行政区划的边界。明成化年间,曾在此设巡检一职,建有石堡一座,石堡中间的拱门上刻有匾额:“湖北关”。清道光二十一年郧西县令翁吉士在此勘察时,提出“据险筑关,以保境安民”。于是征调民夫、工匠在石堡原址建关隘,命名:“湖北关”。
湖北关守着湖北的西北大门,地势险要,为秦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是红军活动的重要区域,贺龙、徐向前、李先念、程子华、徐海东、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他们曾在这里东进西出、辗转南北,红25军、红47师、新四军五师等曾在这里播种革命火种,浴血奋战。1946年7月中原突围部队的一部分进入鄂陕边区,在湖北口一带组建回民游击队。国民党调集正规军在此处对我军实行“围剿”,回民支队转战在湖北关一带,出生入死,写就了血与火的革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