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老旧小区萌新意“口袋花园”待春来
——贵阳贵安推进“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新闻观察之一
——贵阳贵安推进“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新闻观察之一
从居住地步行15分钟,是否有足够的菜市场、阅读室或咖啡馆可供选择?日常穿行的街道,是否有树木可以遮荫?什么样的城市空间更具魅力,让我们愿意流连?
人与建筑,人与社区,人与市场,人与自然。每一关联,都指向“美好生活”这一热词。
2021年8月,贵阳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同年12月3日,贵阳市印发《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计划》明确提出,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立停车场、农超市场体系,推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实实在在地给市民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情。”
大大的城市里,有无数小小的生活圈。一年来,贵阳市“一圈两场三改”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在那些已被“圈住”和“改变”的生活里,我们感知到了这座城市的人文温度。
这半年来,贵阳市乌当区新创街道流行一个新词:口袋花园。
在那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老住户们,初听闻这个词时,一脸不可思议:“搞什么花园?车都没地儿停。”
“公共空间的‘边角料’地带,楼梯转角处、地形下沉段等等,几平方米就可建一个花园,小而美。”今年6月,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解释好几次,又约住户们到院坝里指划半天。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贴满野广告的楼道粉刷成雪白,布满铁锈的护栏喷涂上亮堂的油漆,杂乱无章的线网也变得整齐划一,居民们终于相信,这次老旧小区改造动真格了。
老旧小区改造,是“三改”重要组成部分。贵阳市有11.9万户市民,因这场“改头换面”的行动,正在或即将享受居住条件的改善。
“改造我们这样的老小区,不能光图漂亮。”改造过程中,新创街道各居委会也没暂停过走访调查,居民们提的意见仍不乏尖锐。
呼声最高的几项,皆离不开“实用”二字。比如,雨污不分流,遇到大雨漫灌、管道堵塞,院坝里就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大片绿化带荒置,多年无人管护,杂草丛生,堆满废弃杂物或垃圾。还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居民区特有的配置——煤棚,在远离烧煤取暖年代的今天,煤棚几平方米的窄小空间,既不会再堆放煤炭或木材,也没法留作他用,有的甚至演变成了鼠窝。
新创街道新欣居委会副主任吴艳说,将雨水和污水管道分离,将废弃绿地改为小型停车场,居民们相左意见不多,但唯独对拆除煤棚一事顾虑重重:如果以后城市继续更新改造,征收拆迁,谁来保证“消失”的煤棚能够纳入补偿范围?
据统计,新创街道有100多个煤棚。新创街道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煤棚平面图进行测绘后,动员居民们签订煤棚使用权确认书,作为日后征收补偿依据,同时告诉居民:“不久后,煤棚将变成停车场、健身区或绿化带。”
11月22日中午,拿着刚签好的煤棚使用权确认书,新创街道稻香村小区居民江女士乐呵呵的,“住了近30年的旧职工宿舍,楼下要是多个可乘凉的小花园,我当然期待啦。”
从破旧到立新,不仅是基础设施的优化。
新创街道辖区内的金穗园小区,中国农业银行乌当区支行于1999年修建的职工宿舍,今年4月,第一次有了业主委员会。
在此前的23年里,金穗园小区64户人家与物管的矛盾日久根深,居民以管理不善为理由拒绝缴费,物管则因收不齐费用而“摆烂”。
不少居民提议,既然物管撤退了,又正逢贵阳市“更新”老旧小区,干脆趁机将小区门禁和挡车杆拆除,大家进出也省事。
“挡车杆不能拆除!”最先提出异议的小区居民毛元光,中国农业银行乌当区支行退休职工,他义务承担起金穗园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一职:“我已不用赶早上班,但我不愿看到年轻人每天清晨的好时光消磨在挪车或拥堵上。”
按照业主委员会新规,每户居民可免费停车,若超出一辆,每月补缴100元停车管理费。此外,每户还需缴纳20元垃圾转运费。
像金穗园这样的单位职工,新创街道还有20多个。吴艳认为,政府部门介入的更新改造只是一时,要满足老旧小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与维护,而鼓励居民们自治,是目前最好的路径,“美好生活更需要诗意,正如口袋花园,永远不可或缺。”
乌当区新创街道口袋花园大都还未建成,规划好的小地块被施工护栏围住。金属隔板拼接处露出些小缝隙,像是一个正待拆封的礼物盒。总有路过的居民好奇地驻足张望,原有的旧设施已拆除,施工人员或堆砌围栏,或翻犁泥土。也许就在明年春天,“盒子”被打开,将会芳草萋萋、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