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韩冬)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技术管理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标准化、集成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要求,稳步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逐步精简企业资质类别、等级,推进注册执业管理制度实施,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完善对跨地区、跨行业承揽业务企业的监管机制,组织编制不同种类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下的合同示范文本,探索推进“人工时”计价模式;探索符合勘察设计特点的招标方式,鼓励品质竞争,严防恶性低价竞争,推动实施投标方案未中标经济补偿制度,探索评定分离制度;推进将勘察设计质量信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技术服务信息纳入信用信息管理,完善过惩相当的信用惩戒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开展信用修复。
《规划》要求,加强建筑和城市风貌管理,加强超大体量公共建筑、超高层地标建筑、重点地段建筑和大型城市雕塑管理,探索建立城市总建筑师制度,严格管控房地产开发中“一图多地用”“一图重复用”行为,开展“国家建筑奖”评选工作;全面落实各参建单位勘察设计质量责任,进一步落实勘察设计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责任,完善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处罚机制;加强勘察设计质量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关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施工图联合审查机制,聚焦结构、消防等安全审查,推进施工图审查数字化、智能化,逐步推广BIM审图;鼓励开展勘察设计质量保险相关研究,逐步建立由最终用户潜在质量缺陷保险、勘察设计职业责任保险等构成的勘察设计质量保险体系。
《规划》要求,倡导“被动式技术优先、主动式技术优化”设计原则,优化功能空间布局。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强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技术论证,强化住宅健康性能设计,加强建筑碳排放计算,探索建立绿色建筑设计、评估、反馈机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绿色建筑设计导则;鼓励对岩土工程工艺、工法进行创新,强化勘察工作全过程服务,研究既有建筑最大化利用等城市更新关键技术,鼓励绿色建材、低碳技术等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性能标准指标,研究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标准,编制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相关标准。
《规划》要求,完善勘察设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自主布局基础理论研究。鼓励勘察设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试点,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中小型勘察设计企业在专业细分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支持中小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完善中国特色建筑理论体系。鼓励建筑师在工程实践中大胆创新,形成多样化的本土建筑风格。建立健全建筑设计方案比选和公开公示制度。倡导开展建筑评论。
《规划》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勘察设计企业建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治理和分级分类管理;加快提升BIM设计软件性能,重点突破三维图形平台、建模软件、数据管理平台,开发基于BIM、5G、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同设计应用系统;推进BIM软件与CIM平台集成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积极探索工程项目数字化成果与CIM基础平台数据融合;积极探索跨组织、跨地域勘察设计协同工作新模式,鼓励勘察设计企业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收集设计方案、标准规范、设计图集等知识资源,推行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避免二次拆分设计,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集成综合优势,落实设计选型标准。
《规划》要求,稳步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鼓励有条件的设计企业承接技术复杂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以工艺为主导的工业工程总承包项目,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支持勘察设计企业向产业链前后延伸,发展涵盖投资决策、工程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在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制定多类别、多层次的建筑师负责制工作清单,推动具备条件的勘察企业提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一体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