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辉 面对上海疫情,华建集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完成了闵行体育馆应急改造、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应急改造等数十个临时应急隔离用房项目、集中隔离点收治点项目!集团领导统一部署,打响抗疫阻击战!
应急改造任务下达
3月26日下午6点,上海院接到紧急任务,对崇明花博会复兴馆进行应急改造。时间紧迫,院党委指令由刚重组成立不久的建筑八院承担此次应急改造任务。建筑八院周文军院长迅速动员成立驻场和远程应急设计团队,他们中既有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也有年富力强的设计师,都是各专业技术精干力量。晚上9点15分,第一轮方案完成,建筑流程初步确定。有着前几个应急改造项目的现场实战经验,结合复兴馆原有的设计图纸,经过与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建筑二院副院长唐壬的线上研讨,3月27日第二轮设计任务和方案确定,主要内容为将复兴馆临时改造为隔离收治点、并对周边配套室外集装箱用来作为建筑卫生间、一脱二脱、物资库等新增加的建筑,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医护人员的安全,并于次日8点完成建筑平面图。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设计师都经历了很多,但如此紧迫的项目,大家都是第一次,对驻场设计师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但大家毫无畏惧踊跃报名驻场设计,只待一声令下奔赴现场。
出征,远行的身影
29日清晨,两辆集合了十余人的商务车疾驰在通往崇明的公路上。望着往日车辆如织、而此刻仅有应急医疗车、保障车的宽阔大道,所有成员鼻腔里都一阵酸楚,都希望通过应急医疗项目快速投入使用,让城市、街道恢复往日的生气……
上午10点,现场设计团队一行抵达花博会指挥中心,即与复兴馆运营方及相关单位针对项目改造的可行性进行充分交流研讨。鉴于复兴馆竣工使用不到一年,也是花博园区最有代表性的经典建筑,设计团队提出了“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对复兴馆原有建筑采取最小干预度,改造内容做到可逆”的思路,尽量不破坏复兴馆外立面,保护复兴馆大气、美丽的外观。当天的会议,市住建委副主任张政召集各方宣布项目组成立,并明确了建设目标。
晚上9点半,主任建筑师洪峰主持召开复兴馆改造项目建筑方案讨论会,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肯定了设计团队的方案布局,同时从“以病患为中心”的原则,提出了一些调整优化意见。然后就在半个小时之后,设计团队突然接到增加床位的紧急通知,由原来的2200床增加到不少于2500床。由于床位数变化导致整个平面布局的调整,进而牵涉到所有专业,设计团队立即分头行头;远程团队负责人张宏和洪峰召集重新调整设计计划,通宵配合修改,终于在30日凌晨3点30分,完成了对优化后排布方案的审核确认,最终确定设计总床位数2752张,于清晨提交给施工单位现场放线施工。
奋战,团队的力量
如此紧急、重大的改造工程,绝不是两三个人就能担负起来的,它需要团队上下凝心聚力的付出与努力。建筑八院周文军院长接近退休年龄,同样和大家一起,连续几天熬夜通宵,他的这份担当负责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团队的人,大家在压力之下都保持激情、士气高涨。他与资深总监陈逸芝亲自向业主、市住建委领导汇报建筑方案,统筹协调、耐心指导;建筑八院副院长兼结构专业总师虞炜主动请缨到现场一线,作为结构专业人员,为了更好配合现场,他认真了解学习建筑流线,负责整个团队的组织协调工作,很好地担任着项目经理的职责;在全面深化设计和施工配合阶段,院机电总师团队适时进行技术要点把控;建筑二院副院长唐壬连续几个晚上与团队一起讨论深化方案;建筑五院副院长唐海适时将其他应急改造项目中的经验传输运用到复兴馆改造项目中;远程团队高丽红、徐催、奚娜玮等,深夜仍保持着与现场同步,进行指导。
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文杰到项目现场参加由市重大办召集的抗疫应急改造项目推进会,并看望了在项目一线的设计团队。院里后勤保障组送来的食物、物资,也大大提升了大家的士气。即便是条件所限,吃泡面、速冻饺子,睡睡袋,也没有关系,紧急时刻,又有谁会在乎这些,心里想的都是能做得更好一些、能更方便一些。
尽责,工匠的精神
改造类项目除了完成设计图纸,现场的踏勘复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前几个应急改造项目的经验,给排水专业是这类改造项目的关键之一。污水设备的采购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关键节点,给排水专业胡大坚在团队抵达崇明后,立即与总包、业主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总体布局,并当晚提供给总包设备采购清单,为项目按时完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36000多步,每一步都算数!这是给排水工程师胡大坚一天走的步数,他不断地进行场地巡查,一一排摸,认真细致地查找出水点,确保项目的绝对安全性,发现问题后,及时找到施工团队进行交涉和确认,不仅告知存在的问题,更提供妥帖的解决方案,配合保证施工优化调整到位,闭环解除项目安全隐患。这就是上海院人高度尽责敬业的工匠精神,因为大家知道身上肩负着医疗天使的人身安全,只希望尽最大努力,做得周全再周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