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特约记者 武健) 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王美华认为,目前,智能建造领域以工程建设方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可把握需求,但无法突破多环节多主体多行业多专业协同的困境。”针对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跨行业协作,推动智能建造高质量落地发展。
“十四五”规划对智能建造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然而,由于建造产品的唯一性、建造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建造环节的碎片性以及现场环境的复杂动态性,导致智能建造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
王美华认为,主要原因包括行业间存在无形知识壁垒,跨行业融合难;成熟前端技术与平台缺乏,需求亟待满足;核心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培养体系欠缺;管理体制结构变革不到位,发展存在阻力。
为此,王美华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构建跨行业多方协作机制。在顶层设计上,应构建集设计、生产、物流、施工、信息、装备等多行业、多专业的联合攻关团队与协作机制;加大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基础软硬件开发、智能系统和设备研制、项目应用示范等的支持力度;加强跨部门、跨层级统筹协调,推动解决智能建造发展的瓶颈问题。
2.加强技术与平台研发,明确智能建造的发展模式。在前端基础科学技术关键环节鼓励自主研发,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支撑智能建造的有效实施;明确分阶段发展模式,协同前后端软件与硬件共同发展,加强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和创新施工设备的深度融合,提供适用于建造过程特殊需求的一体化产品。
3.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打破原有行业间知识壁垒。人才培养上,我们的青年固须教育,我们的成年人尤须教育。不但要通过高等院校重塑专业体系培养智能建造复合型人才,更紧迫的是选拔兼顾工程建设和信息化技术双领域的专家型人才,按需进行智能建造知识的定向培训补短板,突击培养成熟人才,助力智能制造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