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我市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就如何把重庆经济基本盘筑得更稳更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以稳保进 以进促稳
江北是重庆“千亿”GDP区县之一,产业基础良好。下一步,江北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滕宏伟:江北将更加明确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具体做到“四稳”,以稳保进、以进促稳。
一是稳预期。全区今年确定地区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在7%左右,这体现一定的带动性、示范性,也体现“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高质量发展导向。
二是稳基本面。江北将稳住金融业、商贸业、现代制造业,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比如,江北将围绕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功能“双集聚”,努力为全市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提供核心支点。再如,江北将紧扣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加快推动观音桥商圈提质扩容,增加高质量消费供给,走好差异化、品牌化、高端化路线。同时,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高水平基层治理为“稳盘”保驾护航。
三是稳动能。江北将引育一批科研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选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国企专业化整合,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产业转型机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四是稳后劲。江北将抓招商引资,大力引进“链主”企业,实现更科学、精准、双赢的招商;抓项目建设,围绕“一带双核五片区”,策划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等241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抓营商环境,营造好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真正把江北打造成营商环境优质区。
发力先进制造业 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江津是重庆的制造业重镇,也构建了较好的开放格局。下一步,江津在制造业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将有何举措?
李应兰:江津制造业基础雄厚,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6%。对外开放方面,全区积极发挥江津综保区开放引领作用,去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70亿元。下一步,江津主要在三方面发力——
首先,突出产业支撑,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江津将加快存量企业的转型升级,持续做大做强消费品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家居、高端卫浴、消费电子等高端消费品产业,建设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聚区;实施骨干企业数量倍增、优质企业规模倍增、低效企业质量倍增、数智绿色改造倍增、企业创新能力倍增“五大倍增”行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第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今年,全区将瞄准高端制造龙头企业、新型基础材料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在招大引强、招优引新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全年产业类项目协议引资1000亿元、实到资金300亿元以上。
第三,致力开放引领,打造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迈向内陆开放前沿。江津是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主要承载地之一。未来,江津将积极发挥江津综合保税区的带头引领作用,加快完善“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大力发展保税经济、临港经济、物流经济,谋划临空经济。同时,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携手毗邻地区合作共赢,加快形成联动周边、对接外埠、面向世界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实现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
梁平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下一步,梁平将如何实现产业和生态协同发展,实现“稳”中求进?
钱建超:梁平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抓项目强投资保“稳”。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规划、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落地落实等工作。深入实施“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和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抓好重大项目储备实施,提速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聚焦“两新一重”、城市更新、教育、卫生等民生短板领域,谋划布局建设一批重大项目,落实好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力争今年完成投资250亿元,增长50%。
二是四轮驱动促“稳”。注重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认真落实“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要求,围绕承接沿海地区和主城都市区的产业转移、承接生态功能区的人口转移,充分发挥好新型工业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和聚合作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旅游产业化的赋能和驱动作用。
三是抓统筹强协调固“稳”。统筹抓好稳住经济基本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盯紧抓牢重点行业、企业、项目,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双“50”城市,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更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推动产业发展 稳定经济基本盘
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从重庆产业发展角度看,未来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吴安:从重庆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要稳支柱性产业增长。制造业尤其是汽车、电子两大支柱,市场份额大、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稳定这两个产业的增长,对全市经济稳定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次于制造业,重庆要发挥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优势,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西部金融中心方面发好力、发巧力,促进提质增长。
二是要实施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现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既有产业深度融合,拓宽汽车、电子、装备、材料等产业价值增长空间;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创造新需求,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拓宽产业的增长空间。
三是要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成都的产业、科技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立足于市场容量大、潜力大的行业,积极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扩散产业链条,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间产业相链,提升整体产业能级,建设汽车、电子、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一批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中心城市与腹地互相依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四是强化龙头企业在整合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中的牵引作用,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在产业链上掌控核心技术的企业,积极招商掌控核心技术、具有核心引领、能弥补本地产业链短板的国内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数读重庆经济>>>
(2021年1-11月数据)
11.9% 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8.7%
11.7% 从经济类型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股份制企业增长12.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9%,私营企业增长11.5%
33个 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主要产业中,汽车产业增长14.0%,摩托车产业增长6.7%,电子产业增长19.4%,装备产业增长18.3%,医药产业增长15.0%,材料产业增长7.8%,消费品产业增长9.6%,能源工业增长3.4%
256种 分产品看,391种主要产品中25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汽车增长29.8%,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18.7%,液晶显示屏增长27.9%,钢材增长0.5%,铝材增长20.2%
98.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7%,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489.5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8%
(数据来源:市统计局)
案例1>>>
垫江落户项目填补全市晶体谐振器生产领域空白
去年下半年,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垫江县签约投资超小频控元器件生产项目,这一项目也填补了全市晶体谐振器生产领域的空白。
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其中首期投资4亿元,项目总投资5年内完成,其产品将应用于资讯设备、移动终端、网络设备、汽车电子、消费类电子产品、小型电子类产品、智能应用产品等领域,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以上。
早在2020年,泰晶科技就在垫江投资建设高端频控器件生产项目。当时项目从签约到生产线投产,仅用了100天时间。
“本次泰晶科技在垫江追加投资,是垫江精准招商、科学招商、抢抓项目落地的生动诠释。”市人大代表、垫江县委书记毛平介绍。
毛平表示,下一步,垫江将积极融入两长涪垫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消费品、医药健康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数字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打造全市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完善招商项目分级决策、跟踪督导、项目后评估等机制,努力以招商引资推动垫江现代化建设。
案例2>>>
重庆金融企业借大数据智能化加速发展
参与市政项目公开招投标,需要提交投标保证金。以前,从事建筑施工的重庆营兴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兴实业)到重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标,需要现金支付保证金,或者先到银行开具纸质版保函,再将保函送到交易中心现场,来来回回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但随着瀚华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华担保)推出电子投标保函,营兴实业只需5分钟就可在公司电脑上完成整个保函申请、开具、递交流程。
瀚华担保董事长张国祥介绍,公司已累计为营兴实业开具95笔保函,节约了2094万元保证金。作为传统保函的数字化产品,瀚华担保推出的电子保函不仅推动了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还助力了建筑业发展。
瀚华担保目前已与全国200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作,凡是在这些平台投标的企业,都可以用瀚华担保的电子保函。自2018年推出以来,短短3年多时间,电子保函已成为瀚华担保经营规模最大的业务板块,累计成交总额超500亿元,服务了全国6万家中小微企业,让瀚华担保成为全国电子保函经营规模最大的担保公司。
瀚华担保的突飞猛进,只是我市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市大数据发展局深入实施《重庆市数字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构建“五十百千万”数字产业发展体系,包括举力培育5家以上数字经济上市企业或独角兽企业,集中打造10个以上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协同建设100个以上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培育1000家以上高成长型数字经济企业,加快培养10000名以上高素质数字人才。2021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405亿元,增速达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