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强数字化转型,建筑业升级发展的内核在于数字赋能,而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武器”。
12月24日,由武汉建筑业协会、武汉勘察设计协会、武汉市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21年“三局科创杯”武汉建筑业BIM技术应用成果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落下帷幕。
作为武汉市引领性劳动竞赛示范项目,经历了2017年的“宝业杯”、2018年的“汉阳市政杯”、2019年的“高企达”杯,2020年的“三品杯”,综观今年的赛事,将切实提高BIM技术应用落地水平。
大赛自今年4月份宣传启动,经历了启动会、8期BIM学堂、2期BIM施工动画实操培训、建模培训、管理培训、现场观摩、调研指导、作品提交、初赛等环节,武汉BIM实力已由当初的“浅尝辄止”到深度探索。这其中,主办方、参赛单位和专家评审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评委团由7位知名专家组成: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云贵、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严勇、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宏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熊峰教授、中信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叶炜、中建三局安装公司总工程师裴以军、中建三局科创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海军。
——大赛形式“翻新” 注重落地应用
据了解,今年的大赛采取了模型+(成果PPT+动画)的方式展现,更加注重实用性。在选拔过程中,更倾向于能够真正发挥实用效益的作品,为整个武汉建筑业推广BIM应用立标杆、树典型。
决赛现场,15部入围作品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参赛选手需要在15分钟内进行PPT展示,评委对作品进行提问,参赛代表进行答辩。
在这个环节,更加考验选手的逻辑表达能力,例如鄂州花湖机场全生命周期BIM应用项目便获得了高度认可,建设一个机场就相当于建设一座城市,涉及房屋、道路、交通、变电站、能源管控等各方面。鄂州花湖机场不仅占地面积大、建筑单体多、审批流程严格,而且参与建设的主体众多,是全国首个应用BIM模型进行全过程质量验评和计量计价的项目,并首次打通了“建模”“按模施工”“按模质量验评”“按模计量支付”的路径。
项目参赛人员介绍,花湖机场项目从招投标开始,就对施工单位设置技术门槛,BIM也在其中。工程建设前,参建方通过BIM将所有构件的外形、尺寸、材质等信息,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数据,利用虚拟建造技术在计算机中预演施工过程。每一个构件都有编码,近亿个构件将在机场建成时“合模”。
中建壹品宏泰·阅江府项目是15个参赛项目中唯一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也是洪山区首个全产业链装配式建设项目。阅江府项目存在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模块化难,构件厂生产线信息化管理难度大等难点。为此,科创公司从前期便多次举行专家会议,制定本项目BIM实施标准与制度,并用一年多的时间,通过自主研发专利技术,在深化设计检验、高效建造等方面,提出了中建三局首个装配式建筑数字化全过程解决方案。
每当参赛选手介绍完项目后,评委都会有针对性地抛出若干问题考验其应变能力,例如“正向设计施工图是如何绘制的?精度能达到哪个阶段?施工应用的BIM模型是翻模出来的还是直接使用的?应用困难在哪里?”……一系列火花碰撞交锋,台上选手大脑飞速运转,台下评委使出浑身解数挖掘项目深度。
这已经是武汉市的第五届BIM视频大赛了,如果说4年前举办竞赛是为了让更多的建筑人了解BIM,学习BIM,那4年后的竞赛意义则增加了,大赛更注重以“BIM+”应用为核心,以项目类型全覆盖为准则,全面支撑施工现场多要素、多业务目标管理,为项目提供生产提效、成本节约、风险可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参赛主体多元化 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相比往年,今年的比赛还增加了风险题抽答环节,答对加2份,答错减1分。风险题设置有单选,也有多选,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判断,这不仅考验脑力,也考验心态。
记者看到,每当屏幕上方出现题目,台下观众也会默默答题,这些题目大多是BIM理论知识,较好的引起了台上台下的双向互动。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云贵对大赛进行综合点评时谈到,值得欣喜的是,武汉的BIM技术应用水平越来越高,在全国都排得上名号,其中,不乏既懂专业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就参赛项目而言,工程类型涵盖较为全面,医院、道路、桥梁、工厂等都覆盖到了;就参赛人员而言,实现了由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的普及,现场有很多技术总工来参赛;就参赛主体而言,过去是建设方参加较多,现在业主方也积极投入到这项行动中来。将BIM做深做实,不在于软件、平台、设备有多昂贵,而在于建设主体的良苦用心。
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刘庆告诉记者,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数字赋能,BIM技术应该为项目提供实际解决方案,“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一轮激烈的比拼,最终评出金奖3名,银奖5名,铜奖7名。获奖名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