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前举行新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开工活动,此举意味着该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步伐的加快。
住房问题事关民生福祉。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11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关注大城市中的新市民、青年人以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群体等的住房问题,是一系列新政的亮点。
作为新时代住房建设的发展重点,“上海版”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如何打造?针对新市民、青年人,怎样做好供需匹配?有关专家就上述热点问题作了解读。
提供更广泛意义上的住房保障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表示,传统保障性住房有不少是配租型,如廉租房、公租房等,主要为城市本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托底保障。而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瞄准有住房困难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群体,提供更广泛意义上的住房保障。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认为,从上海实际看,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让新市民、青年人租得到、租得起、租得近、租得稳、租得好,有补短板和促发展的突出作用。 “补短板”是补齐了本市租购并举住房制度体系的明显短板,把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租赁问题纳入保障范围,是住房发展工作的重要突破; “促发展”是通过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缓解新市民、青年人在大城市“买不起、租不好”的问题,让他们安居宜居,既充分体现城市的包容和担当,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又有助于增强城市吸引力、软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设计丰富精细。陈杰表示,为了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达到更好的施策效能,可在几个方面继续深化。
首先,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不仅要重视有形的房屋建设,更要注意无形的发展机会培育。例如,高度注意社区建设问题,注重与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的结合。
其次,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具体到一个城市特定区域地段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布局,需要兼顾解决当下燃眉之急和地段长期发展需求。
第三,处理好“规范”和“创新”的关系。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进行更多基层创新。
最后,强化多策合一。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非常需要强化跨部门协同,与城市发展、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外来人口市民化、新市民劳动技能培训、打造生育友好型城市乃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这意味着需要以高度智慧和创新精神推动城市空间多用途复合利用和空间置换。
更多供需匹配方案正在制定中
目前,上海已把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在接下来的安排中,推出“毕业季进校园” “用工季进园区”等活动。可以预见的是,更多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方案正在路上。
严荣表示,落实好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政策,促进供需匹配、科学有序推进,需要注重三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加强研究分析新市民、青年人的多样化租赁需求,以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有效供给,不断增强新市民、青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其次,要加强统筹协调。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协调土地、财政、税收、金融、审批等部门以及水、电、气等专业机构。要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使保障性租赁住房形成“风景”而不是“盆景”,必须加强政策协调、工作衔接,形成合力。
再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坚持“谁投资、谁所有”。
大量租赁社区出现成为市场趋势
“十三五”期间,上海单地块集中选址新建租赁住房用地成交152幅,规划建筑面积逾1000万平方米,新建、配建等多渠道合计供应约22万套新建租赁住房。这些项目中,有一半分布在中心城区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八成辐射各类高校及科研院所、科创园区、产业集聚区、商业商务集聚区等租住需求集中区域。
在陈杰看来,大量租赁社区的出现,顺应了住房租赁产业化、集中化发展的需求,也顺应了很多青年群体的需要。其好处显而易见,便于营造专属于租客群体的社区生活与社区治理模式,方便配套公共服务。同时,有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住房租赁产业,也丰富了租赁住房的选择性。
严荣表示,大型租赁社区的出现对上海租赁市场发展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分析。一方面,这会推动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租赁住房供应,通过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提升租赁住房的居住品质;另一方面,会对租赁住房运营以及社区管理提出新挑战,要求更加适应承租人的居住需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
“关键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各种机制和模式,不断推进住房市场发展。”严荣认为,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国家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决策部署,形成“我要做”的主动性和责任担当,进而增强内在动力,方法和经验就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