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小镇项目一标段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自2020年开始施工建设以来,由于EPC协同发展的模式,装饰装修、市政道路、安装工程跟随着房建主体交叉施工、同步进行。作业面积广、涵盖内容多、高空作业难、既定工期紧······面对诸多复杂因素,项目成员心力合一,稳抓安全红线,实现了自开工建设以来安全事故为零的优秀成绩,并于近期荣获“中国安全产业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的国家级荣誉称号。
理念为本 筑牢安全意识堡垒
“安全有三宝,安全帽可万万不能少······”
项目施工一开始,安全总监杨森便召集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来一场提神醒脑的安全管理宣贯会。以助力集团“一创五强”战略和工程局“十四五”规划为发展目标,数字小镇项目团队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十二字方针。
施工现场劳务班组多、工友流动性强,为了保证安全警示教育囊括无遗,安全部的同事对每一位新进场的工人都要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切实执行检查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相关操作规程,累计培训教育430余名工人。项目工期紧、任务重,高峰期装饰板块现场有210余名工人同时作业,为了保证项目“大干快上”阶段安全不懈怠,每日上工前开展“早班晨会教育”,每周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大会”、“班组安全问题周例会”、“安全大检查”。夜间施工时,安全管理人员专人专岗进行巡查检查,确保施工的安全稳定。
防疏并济 巩固安全生产主线
“项目的安全治理工作有时得严防死守,有时则要疏导变通。”,杨森边说边将“安全行为文明之星”的奖品发放给本月度的优秀班组,“这和大禹治水是一个道理。”
开展安全救援应急模拟演练,张贴标语、海报等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组织观看《防线》系列警示教育片,发放安全文明之星物质奖励,发放入场安全警示教育手册,承办“守初心,担使命”安全守护活动,现场安全划分工区、落实责任人,现场用电管理安排专业电工负责线路架设······这是一“疏”。
组织全员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强化现场巡查整改,制定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高空吊篮作业时,严格检查工人上岗前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绳,电缆线与主体檐口部分全部软防护,作业区域喷涂防位移观测线。8月份,面对郑州突然复发的疫情,项目部严格落实封闭管控,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做好日常消杀,同时积极响应政策要求督导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劳务工人参与全民核酸检测,筑牢防疫屏障。这便是一“防”。
疏通问题,严防隐患,一“疏”一“防”相结合,切实握牢安全生产主线。
模式创新 助力安全管理再升级
“码上扫一扫,什么都知道。有了这个二维码,了解安全警示起来方便多了”,几个工友正在扫码学习着。
施工现场设置有“安全风险交底二维码”,即扫即学,即刻就能了解现场安全风险点。
“这是项目推行运用双重预防体系的一角”,杨森说道。
根据要求,项目部深入落实对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与运用:一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成立项目经理、项目班子成员、项目部成员及班组安全员的三级架构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对施工现场划分责任区,落实工区安全责任人。临边洞口设置防护栏,易燃区域设置消防器材,不同区域分设安全风险告知牌、现场应急处置卡、风险管控清单及四色分布图等。二是建立完整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根据施工进度制定隐患排查跟进计划,每日由项目经理带队对生活区、现场区域进行逐一检查。牢抓“5定”原则,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建立运用安全管理系统,安全隐患检查整改一体化,截至目前累计检查总数四百余项,排查隐患情况百余项,整改率达百分之百。面面落实、点点到位,切实消除每项安全隐患。
数字引领 推进安全发展新领域
“当今社会什么最贵——数字信息”,杨森笑着说:“得益于当今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项目充分采用‘BIM+智慧工地平台’技术运用”。
以进度为主线,以成本为核心,利用物联网、BIM、大数据、AI等核心技术,集成项目软、硬件系统,实时汇总数据,实现建筑实体、生产要素、安全管理的数字化发展。通过动态监测项目安全、进度、质量等的实时数据,同时运用终端设备,对基坑、高支模等危大工程实时监测,对塔吊、升降机、卸料平台等大型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实时监测,对工程车辆、环境监测等实时监测。
引入物联网技术助力项目升级,现场塔吊管理系统借助5G、物联网技术,通过身份识别、传感器、群塔防碰撞及吊钩可视化,实现远程监控。利用作战指挥平台、大数据分析,可以随时查看塔吊司机及设备运行的情况,以及五限位、防碰撞预警。
通过对数字信息的运用,为项目安全文明、绿色人文施工保驾护航。
portant;">万里鹏程,九天揽月。确保安全生产发展是场持久战、是条苦行路。数字小镇项目团队也将继续秉持着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助推项目安全生产、创优争先。(通讯员: 张俊豪 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