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主打旅游产业,当地地势南高北低,高差较大。复杂的地势形态给黄陂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也给农村污水治理带来了难度。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黄陂区已经启动农村污水治理,计划实行污水收集管网入村、入户,项目总设计处理规模24193立方米/天。
9月16日,中华建设全媒体记者来到黄陂区祁家湾街同兴集的施工点探访,同兴集是当地的“大村”,有100多户,每天能产生30多吨生活污水。记者看到,在两家农户房屋中间,一台挖机正在为污水收集主管网挖管槽,挖机距离农户房屋只有1米多的距离。如同人类的血管通往人体各个器官,主管网也需要收集来自各个角落的污水。如何保证在铺设“血管”的同时,不伤害“器官”呢?
施工方中建三局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华中)项目技术总工李思洁告诉记者,进场施工前会对每一个村庄的地形进行多次勘测,不断优化线路,尽量避免过窄不好施工的路段。虽然如此,依然有很多施工路段靠近农户房屋,施工作业面狭窄。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采用微型挖机或者人工挖掘的方式,主管网管道平均埋深约1.8米,用人工挖掘的方式既费时又耗力,但为了顺利推进项目,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充分开发机械与人工开挖协同作业方式,确保主管网敷设进度,拿下一个个施工难点。
这个夏天,武汉连绵的雨水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多不安全因素。在沟槽开挖施工期间,如遇雨水灌入,作业存在塌方风险。技术人员科学研判、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保证施工进度质量,推进施工进度。
各个村庄地形、地势、地质差异明显,项目部针对不同村湾“因地施策”。地势高差较大、地质为岩石的村湾采用地上式A²/0(厌氧--缺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地势相对平缓的村湾采用地埋式A²/0( (厌氧-缺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入村道路狭窄、地形复杂的村湾采用地埋式AMAO(多段多级AO)污水处理设施。
硬化后的路面
在祁家湾街小李湾记者看到,铺设完成的道路已经恢复原本的硬化路面,如果不是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有一个检查井井盖,完全看不出施工的痕迹。项目整体完工后,污水就会通过这些主管网流入终端处理设施。
修建好后,如同花园一般的污水终端处理设施
此外,每户居民家中都会建一个地下化粪池,沉淀后通过主管网流入终端处理设施,相当于每个湾子都有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不担心出现“吃不饱”的状况。
据了解,集中处理后的污水将严格执行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黄陂,“三沿”村庄和中等规模(50户)及以上的村庄,实行集中式收集处理,出水执行一级标准;排入IV、V类及小微水体的村庄,实行集中式收集处理,出水执行二级标准;其余小型村庄实行分散式处理,出水执行农田灌溉标准。
经处理排出的水会定期检测水质,然后排入自然水体,该项目预计在2022年底完工,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届时,黄陂革命老区焕发新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