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人类的进步是源于什么?是什么在推动人类的进步?是什么在推动组织的发展?这个命题无论是组织和个人都需要去思考和解读的。中建政研集团副总裁、中建政研管理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刘明海老师认为是推动人类和组织进步的是危机感,是组织与组织的竞争,是组织内部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是竞争的机制引发的组织和人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和机制能够激发组织和人的活力。能让一个沉睡的组织瞬间清醒,能让一个懈怠人瞬间充满活力。机制的创新,意识的激活是三年行动方案的起点或者说是原动力。这一次的三年行动方案不是组织要求大家走一走程序,不是简单的需要大家完成流程。是需要大家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创新机制,激活组织,让国资国有企业甩开包袱,轻装上阵,激活组织机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刘明海老师就国有企业改制之路简单梳理如下:
国有企业改革之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是国企改革的起步阶段,标志性事件如1978年年底开始的扩权让利改革、1985年打破“八级工资制”、1986年实施劳动合同制等。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国有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点状探索,积累了部分实践经验,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提供了思想认识方面的准备。
第二阶段:1992年-2002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标志性事件如1992年“破三铁”、1993年实施的工效挂钩、1997年实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工作,1998-2000年在国企改革三年攻坚战中已明确并开始全面改革,同时与国企改革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总的来说,这一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深入人心,部分配套制度相继出台。
第三阶段:2003年至2012年,是改革的完善阶段,这一阶段随着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国有企业改革艰难推进、逐步完善。实际上,在2001年,国家对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已经作出具体部署,国资委成立后,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在国资委的统一指导下,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对如何管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如何调节国家、企业、职工三者收入分配关系,国资委在这一时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其中的标志性事件包括2010年起改革原有的工资总额决定方式,由工效挂钩改为工资总额预算制等。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是改革的深化阶段,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国资委2016年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可以说这一文件的出台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吹响了号角,标志着改革进入新阶段、新常态。
这几个阶段,从前期的探索,到全面开展,到难点突破,到质量提升,再到现在的关键攻关,国家对改革的逐步深入,是改革逐步见效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机制的落实,推动市场化经营机制的落地。进而实现以结构调整为目标进行产业整合,以资本运营为目的进行平台构造,以压缩层级为抓手进行内部重组,以转换机制为目标进行国企混改,以提质增效为动力进行管理提升,以发展战略为导向进行制度创新,以提升能力为主体进行资源配置,以全球经济为视野进行国际并购,以政策法规为依据进行风险管控,以分离社会职能为契机减轻负担。
目前关于改革的相关制度主要是“1+N”政策体系,具体如下:
在中发[2015]22号文出台前后,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以及国资委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为深化改革提供支持:
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2014.08)
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国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2014.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2015.0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办发〔2015〕46号)(2015.08)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号)(2015.09)
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5〕44号)(2015.09)
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发改经体〔2015〕2423号)(2015.09)
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5号)(2015.10)
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3号)(2015.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国办发〔2015〕79号)(2015.10)
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研究〔2015〕170号)(2015.12)
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财资〔2016〕4号)(2016.02)
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21号)(2016.03)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2号)(2016.07)
关于推动中国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6号)(2016.07)
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国资发改革[2016]133号)(2016.0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6〕63号)(2016.08)
关于完善中国企业功能分类考核的实施方案(国资发综合〔2016〕252号)(2016.09)
中国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关事项的规定(国资发产权〔2016〕295号)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资发分配〔2016〕102号) (2016.6.24)
关于做好中央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工作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16]274号)(2016.11)
中国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国资委(第 33 号)(2016.12.8 )
中国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34号)(2017.1)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35号)(2017.1)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2017.3)
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6号)(2017.4)
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国办发〔2017〕38号)(2017.4)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 国发〔2018〕23号 7.14.
关于印发《中国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 国资发法规〔2018〕106号
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 国发〔2018〕16号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国资发研究【2018】70号
《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
《关于支持鼓励“双百企业”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双百九条 )2019年8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
《中国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的通知(国资产权〔2019〕653号)
《中国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39号) 2019-01-16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资发监督规〔2019〕101号 2019-11-14
《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国企改办发( 2019 )2号 2019-12-27
关于印发《“双百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操作指引》和 《“双 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操作指引》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1月22日)
。。。。。。
刘明海老师表示,在这次改革的过程中,现代化企业制度构建,公司治理是起点,三项制度改革是改革的牛鼻子,任期制契约化及市场化选聘是三项制度改革的牛鼻子。
现代化企业制度构建,公司治理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更加强调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进一步对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清晰界定,保证企业中各层级的权责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做到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以贯之。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同时也要继续完善公司治理,两件事之间要掌握好平衡,不能偏废。三项制度改革及任期制契约化就不在这表述了,下面讲一讲改革落实的技巧和方法。
实落
前面给大家梳理了一下,改革的缘起,分析了改革的前世今生。那么接下来由刘明海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改革如何落实,如何实施。
第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
1、规范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明确董事会构成及权限;设置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计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运行机制;规范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
2、建立明确的权责体系,保障经理层的经营自主权: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党委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权责体系;根据公司法、国有资产法、企业公司章程等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梳理“三重一大”内容清单;重点区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权责界面。
3、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的统一:明确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规范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明确党委工作任务与决策程序,形成党委会议事规则。
4、完善监督问责机制:董事会与董事、监事会与监事考核评价;外派董事监事管理;构建纪检监察、审计、法律、督察督办、监事会大监督体系。
具体要完成的工作是:《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权责划分清单》、《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实施细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专门委员会实施细则》、《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董事考核评价办法》、《监事会、监事考核评价办法》、《外派董事、监事管理办法》等。
第二:三项制度改革
1、人事改革:强化任职资格和绩效管理,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优化企业组织架构:优化组织结构及科室职责设置,设定合理的岗位数量、岗位编制;建立职业发展通道: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加强管理人员晋升评估;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根据多种考评方式,加强考评结果的奖惩应用。
2、劳动改革:加强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实现员工能进能出。建立市场用工机制:建立科学招聘管理体系,设定选人选用标准;优化岗位体系建设:优化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岗位任职标准;建立竞争上岗机制:落实人员竞聘机制,制定明确的人员竞聘方案;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合同管理,通过签订、变更、解除、终止等方式,加强人员流动。
3、分配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在工资总额控制下,优化内部分配机制,体现多劳多得,实现内部与自我公平;完善薪酬制度管理:依据岗位价值结果,优化薪酬结构,构建横纵动态薪酬体系;加大关键人才激励: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应用。
具体操作流程:
具体要完成的工作:《组织机构优化方案》、《岗位设置优化方案》、《部门职责及岗位说明书汇编》、《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岗位竞聘管理办法》、《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中层干部管理办法》
第三:总部去机关化
1、总部功能定位与机构优化。公司战略与管控梳理;总部功能定位;总部组织机构优化;总部岗位设置优化。
2、总部运行效率提升。总部权责事项梳理;建立总部授放权事项清单;优化总部业务流程。
3、总部能力提升。职业发展通道与任职资格体系建设;总部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总部学习地图建设;总部人才培养规划;总部人才交流管理机制(总部内部、总部与基层各单位)。
具体要完成的工作:《总部组织机构优化方案》、《总部岗位设置优化方案》、《总部部门职责及岗位说明书汇编》、《总部授放权事项清单》、《总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总部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优化方案》、《总部员工任职资格管理优化方案》、《总部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总部学习地图》、《总部人才培养规划》、《总部员工轮岗管理办法》
第四:职业经理人建设,主要完成“五化”
1、选聘市场化。建立市场化选聘的机制办法
2、合同契约化。建立职业经理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与劳动合同、聘任合同管理机制
3、考核对标化。建立职业经理人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实行经营业绩与市场化薪酬双对标
4、薪酬差异化。建立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机制,实现薪酬能增能减,薪酬与考核结果联动
5、退出制度化。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化退出机制,实现职业经理人能进能出
具体要完成的工作:《职业经理人改革方案》、《职业经理人聘任合同》、《职业经理人管理办法》、《职业经理人薪酬体系设计方案》、《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办法》、《职业经理人绩效体系设计方案》、《职业经理人绩效管理办法》、《职业经理人年度业绩责任书》、《职业经理人任期业绩责任书》等。
第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1、任期制聘任。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任期管理机制,明确任期期限,到期重聘。
2、契约化合同。建立经理层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与劳动合同、聘任合同管理机制。
3、差异化薪酬考核。考核目标要突出科学性、挑战性,体现经理层不同成员的岗位职责差异性,一岗一表。薪酬刚性兑现,合理拉开经理层成员薪酬差距。
4、制度化退出。岗位退出体现坚决性和刚性,加强对经理层成员任期内的考核和管理,经考核认定不适宜继续任职的,应当中止任期、免去现职。
具体要完成的工作:干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方案》、《干部聘任合同》、《干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任期制和契约化人员薪酬体系设计方案》、《任期制和契约化人员薪酬管理办法》、《任期制和契约化人员绩效体系设计方案》、《任期制和契约化人员绩效管理办法》、《任期制和契约化人员年度业绩责任书》、《任期制和契约化人员任期业绩责任书》。
第五:工资、竞聘、中长期激励相关工作的完成。
1、与工资总额联动的考核指标设计。根据企业功能分类、行业特点、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发展战略和薪酬策略、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设计与工资总额联动的考核指标;工资总额调节机制优化与内部分配体系完善,结合企业所属行业和自身特点,通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与职工工资水平的市场化对标机制,建立效率对标调节机制。优化内部分配体系,根据组织绩效联动指标合理确定各下属单位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管理模式优化,根据企业功能性质定位、行业特点并结合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程度,制定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备案和核准机制,并对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经济效益年度间波动较大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的企业,构建工资总额预算周期管理模式。
2、岗位竞聘方案设计。制订岗位竞聘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包括竞聘工作组织机构、工作原则、竞聘岗位要求、报名及笔试、面试组织程序员工退岗安排等;笔试题本、面试题库开发,开展笔试题本开发、面试题库开发、考务组织等工作。
3、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股权类,员工持股、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科技成果转化入股、虚拟股权、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分红类,岗位分红、项目分红、超额利润分享;投资类,项目跟投。
具体要完成的工作:《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岗位竞聘工作实施方案》、《笔试题库》、《面试题库》、《项目分红管理办法》、《拟录用候选人评价报告》、《报名人员履历分析》、《员工持股方案》、《股权激励方案》、《岗位分红管理办法》、《项目分红管理办法》、《超额利润分享实施方案》、《项目跟投管理办法》。
上述工作完成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见效?见效的标准是什么?应该从一下几方面来验收企业改革的效果。
第一:改革要牢记使命,莫忘初心。我们改革的目的,目标是什么?改革的目标和目的是解放思想,激活组织,机制创新,让企业的员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改革见效的第一要数就是激活组织,激活人才活力。
第二:认真评估改革后的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商业模式、管控手段、组织、人才、KPI等。
第三:认真评估改革后企业,制度建设情况: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完备程度;管理人员退出比例:当期退出管理人员数量/期末在岗管理人员数量,当期退出管理人员包括免职、降职、降级 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占比:期末在岗管理人员数量/期末在岗职工数量;推行职业经理人企业户数占比:推行职业经理人企业户数/企业总户数,职业经理人是指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选聘和管理的,在充分授权范围内依靠专业的管理知识、技能和经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高级管理人员;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占比: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经理层成员人数/经理层成员总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指企业对经理层成员实行聘期制,明确任职期限,并通过签订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约定企业与经理层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义务,严格聘期管理和目标考核,畅通经理层成员退出机制;员工市场化退出率:当期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人数 /平均在岗职工数量;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纳入绩效考核的人员数量/期 末在岗职工数量;公开招聘比例:当期公开招聘的人员数量/当期新进职工数量;收入差距倍数:同岗位层级关键管理人员年度总工资收入最高值/最低值;浮动工资占比:各岗位层级关键管理人员年度浮动工资/年度总工资收入;企业工资总额增幅与效益匹配程度:企业工资总额增幅与效益增长和效率改善指标的匹配关系;全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总值/平均从业人员人数;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营业总收入等。
通过研究改革的缘起实落,我们会发现组织要想进步,就需要激励机制、就要研究竞争机制、就要研究淘汰机制、就要研究组织人员的约束机制、就要研究牵引机制。这次改革就是需要将以上机制落实到位,最后祝本次改革的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改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