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我的“国防情缘”

2021-08-05 09:28:44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我的国防情缘最初来自我的父亲。父亲曾是一名军人,从小就听他讲部队的故事,对我当兵有很大影响。我从小就对军人充满了崇敬,立志长大后一定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军人报效祖国。

我的“国防情缘”
徐昭
 
中华建设网   我的国防情缘最初来自我的父亲。父亲曾是一名军人,从小就听他讲部队的故事,对我当兵有很大影响。我从小就对军人充满了崇敬,立志长大后一定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军人报效祖国。
 
入伍后,我成为河北某武警支队一名武警战士,下连没多久就担任了连队文书,收发军报成为我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每天读军报更是我最喜爱的事儿。于我而言,已是受益匪浅的涌泉,时刻关心关注国防。退伍回到地方,戎装虽脱,军魂犹在。时光流逝,初心不变。军报军装“远离”了我,但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份割舍不断的牵挂,那就是一个退伍老兵心系国防的爱国情怀却始终不曾改变。
 
五年前,我在市图书馆阅读时邂逅《中国国防报》,一份关于国防建设的军报。当时,就被她生动、精彩的版面所深深吸引,拿起军报我静静地坐在阅览室椅子上,津津有味地品读起来,几乎一口气读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如此吸引我的原因,我想不外乎两种感情--国防爱国情怀和对军人的崇敬之情。现在,每周去图书馆读军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军报让我知大势、长见识,每次读军报时我都遵循着自己的读报习惯,边读边记录,总把一些优美的词句和段落摘录下来。这些年,我已经整整记录读军报摘抄5本,一篇篇文章,回味无穷,受益匪浅,从读军报中启迪思想和汲取智慧与能量。
 
日久生情,在图书馆读军报久了,都对军报有感情,与其说是对“军报”有感情,还不如说是对国防有情怀,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这份感情。因为热爱写文章,我开始用写文章延续军人情怀,如《军人父亲 我的榜样》、《一日是班长 终生是班长》等多篇军旅散文被陆续发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2020年2月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看到单位城管退役军人全力应战,冲锋在前,坚守在城管系统疫情防控最前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彰显“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我第一时间组稿撰写战“疫”速写《我是退役军人 应当冲锋在前》等纪实作品,经新闻媒体和融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去年3月23日,我所在单位收到襄阳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送来的感谢信,对城管系统广大退役军人在抗击疫情中的突出表现和先进典型代表表示诚挚的感谢。
 
一直以来我坚持读军报、写有关退役军人的故事和文章,都是将“我”与国防勾连起来,表达的都是对军人感情和国防的情怀。这份感情和情怀都转化为对工作的热爱、对责任的担当。
 
一名老兵一盏灯。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退役军人无私奉献敢担当,带领群众战胜一个个困难,攻克一个个堡垒,保持了永不褪色的军人情怀和本色。从保家卫国,到守护城市文明,他们奋勇拼搏的身影,依然是那道动人的风景线。
 
制服着我身,使命于我心。身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和退伍老兵,在我听父亲讲部队故事和步入军旅之初的那一刻开始,军人感情和国防情怀的种子就已经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下根,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无论何时,我都依旧坚定兑现那句“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时刻牢记军人初心和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敬业与勤勉,踏踏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用心用情守护城市文明,用实际行动关心和支持我国的国防现代化现建设,与国防后备力量共成长。
 
2020年2月疫情防控期间徐昭采访现场(与2002年2月新兵连授衔后留影)对标

 
1985年11月(我家的“全家福”)前排左一为徐昭(拍摄于武汉军区坦克成员教导团(教练营)营房门前)
下一篇:

走入冬天 ——写在又一个初冬时

上一篇: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工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