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多措并举,在夏季生活垃圾产量有所上升的情况下,持续开展垃圾清运不及时专项整治。同时,通过多种措施,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首先是加快推进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目前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民生实事任务,已建成438座,完成率达到73%。针对大件垃圾投放不规范、清运不及时问题,北京市制定了加强大件垃圾管理的指导意见,强调坚持市场机制,居民可以采用预约上门回收、投放至大件垃圾投放点、自行运送至指定的大件垃圾拆解处理场所三种方式投放大件垃圾。
其次,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入户指导,加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精准识别重点人群,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入户指导。并发动各方力量参与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桶站值守,加强值守人员培训,做好桶前指导。推广平谷区“家家分类,户户轮值”经验。
此外,随着汛期的到来,北京市还加强了城市河湖垃圾分类管理。一方面,严格河湖垃圾收集处置,在河湖周边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类生活垃圾容器,涉及人员办公及生活区域增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垃圾桶,实行河湖保洁打捞垃圾分类投放,并加强对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监督,各类垃圾达到分类标准后统一运输到运转站或交由专业垃圾运输企业规范处理。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河湖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制定了《关于河湖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规范绿化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程序,通过直接利用、覆盖使用、堆肥使用等方式拓宽处理渠道,实现绿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开展“无废河段”试点,通过管理、宣传等综合化手段,倡导“垃圾不落地”,从而实现河道垃圾源头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