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30分,两江新区基层治理现场会暨《社区书记谢兰》新书发布活动在这里举行,新区8个街道、59个社区(含筹备组)的负责人纷纷到场,探寻老旧小区改造和基层治理的“金钥匙”。
为何来邢家桥“取经”?
这里把“民生”工程做成了“民心”工程
邢家桥社区有怎样的独特魅力,能吸引8个街道、59个社区集体“取经”?
重庆日报记者在会场了解到,邢家桥社区安置房小区改造不仅改得早,还改得好。
这个建于1992年的安置房小区,是重庆最早进行开发建设的区域,由于建设标准低,这里街道狭窄、楼房密集、空间局促,室内房屋漏水、墙皮脱落,居民生活极为不便。2018年10月,邢家桥社区安置房开始立项综合整治。到2020年初,16栋楼488套安置房整治完成,1422名居民的“旧房”变成“洋房”。
老旧小区改得好不好,居民说了算。记者在现场会上遇见来参会的居民黎国萍。她说,以前小区大部分房子破旧漏水,冬天阴冷、夏天生蛆,上厕所还要打伞。
“改造过后可就不一样了。”黎国萍说,改造之后,她家的房子墙壁雪白,地板、窗台一尘不染;房间外,管网、电线排布整齐,楼栋外立面的淡黄色和灰蓝色墙砖相得益彰,院子里花草绿植长势正盛。
“她说的还只是‘面子’,我们小区‘里子’更丰富哦!”45岁的黄廷涛说道,在安置房小区,诸如规范停车、文明养宠、畅通消防通道等公共事务,都由居民自发地监督、管理和维护。“‘里子’好了,我们街坊邻里的生活才算真正好起来了。”
黄廷涛说道的“里子”,其实就是邢家桥居民心里逐渐“生根发芽”的共建共治共享意识。
体现在什么地方?记者注意到:现场会期间,院坝四周有不少在家的居民都探出头来听会,听到动情处,大家自发鼓掌。
原来,邢家桥社区安置房改造已经把“民生”工程做成了“民心”工程。
金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亭一表示,邢家桥社区之所以吸引他,便在于这个社区基层治理充满活力,“民生”紧贴“民心”,“民心”跟着党走,令共建共治共享的事迹层出不穷。
在去年因疫情实行封闭管理期间,社区居民了解到社区有多达78个出入口,而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只有24人时,在半天时间里成立起一支100多人的卡点“突击队”,不计报酬实行三班倒值守,保障了社区“零感染”。
今年以来,邢家桥社区“小院议事堂”上,居民一边提问题、讲建议、商议解决办法,一边通过自治小组等群众组织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行动,不到半年时间,95个民生问题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得以解决。
“邢家桥之治”的关键点在哪里?
“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就装着你”
“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就装着你。”《社区书记谢兰》一书封面上的话,道出了“邢家桥之治”的关键点。
别看如今的邢家桥社区邻里之间和谐融洽、干部群众鱼水情深,在改造工程之初,抵制改造的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却没少质疑和谩骂,甚至往社区门口丢垃圾、泼大粪,举着菜刀追赶施工人员。
“那种环境下谁都不愿摊上麻烦事,居民自治更是想都不敢想。”黄廷涛说,要不是心里装着群众,谁能做成这样的事情。
谢兰和同事们为什么能?谢兰说:“做群众工作,要善于用脑用情,多换位思考。”
因为心里装着群众,谢兰和同事们在遭遇辱骂和刁难时仍冷静分析,用5个字概括出居民抵制改造的原因:拆、补、气、疑、利。
拆,是希望通过抵制改造达到房屋整体拆迁的目的;补,是希望通过抵制改造使政府补齐前后开发政策之间的差距;气,是认为相关部门对他们的困难和生活关心不够而赌气;疑,是怀疑干部通过整治捞钱,搞政绩工程,担心质量不过关;利,是部分居民希望通过抵制改造,在违章拆除、房屋过渡等费用上得利。
找准了症结,谢兰和同事们一户一策地攻关:时任社区副书记的许光静总是跟谢兰一起去磨最难做工作的住户,往往是白天受一肚子气晚上回家跟老公诉苦;张云强和姚欢成了居民的“设计师”,不厌其烦地听取居民改造诉求,修改改造方案;向金莲、涂渝等人帮助居民租房,搭建临时饮水、洗漱、洗手间等设施,保障了改造过渡期间居民的日常生活……社区干部们一步步努力推进工作,最终使改造工程顺利完工。
虽然安置小区的房屋改造完成了,但谢兰和他的同事们没有片刻停息。
“我们正准备对安置小区进行增绿及文化元素植入。”谢兰说,社区通过“小院议事”又收集了不少群众意见建议,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围绕养老、入学、医疗服务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一件地把事情做好。
现场“取经”看到什么?
开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基础在群众
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体现在基层。通过这次现场会,大家看到了邢家桥社区正用行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会后,他们谈起自己的收获。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只有获得了民心,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翠云街道党工委书记谭于说,“邢家桥之治”让他看到,基层治理中如何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鸳鸯街道党工委书记邓科表示,再次零距离体验邢家桥鱼水情深的干群关系,他看到了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一项磨人的工作,更是社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契机。他说道,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要更加关注居民的“三感”,坚持安全、生态、绿色、智能的原则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人和街道金安社区党委书记阙兴倩说,“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邢家桥社区的‘蝶变’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阙兴倩表示,她曾有幸来邢家桥社区挂职,这里的干部用实际行动给她上了一堂难忘的党课,她将学习谢兰坚定的党性和用心用情用脑的工作方法,推动金安社区治理能力提升。
“‘邢家桥之治’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范本。”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兴佐将邢家桥经验总结为三点:谢兰的示范引领和队伍建设,体现了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的工作原则,党组织中的优秀带头人是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通过婆婆陪聊队、小二关爱群、小院议事堂等途径关心百姓“急难愁盼”获得好评,体现了加强与群众血肉联系是基层治理赢得民心的重要保障;在改造中面对不合法不合规诉求寸步不让,一户一策推进改造,体现了依法依规治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基层治理必须贯彻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