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岁的河南中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安正通技术负责人王林海,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十年前的王林海,风华正茂,一腔热血,步入了市政行业,从此,标高边线成了他常挂嘴边的朋友,地形地貌是他领略最久的风景。十年,他扎根工地,无怨无悔,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如今的技术负责人,成为中安正通发展的中坚力量;十年,他敬业爱岗,勇于创新,引进并普及了GPS技术,使得项目上的测量作业更快、更准、更全面地展开,培养了一个又一个测量能手;十年,他带领一批批年轻人,啃下了一个又一个工期紧、任务重的“硬骨头”,以身作则,不推诿,不懈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见证王林海的初心——
厚积薄发,青年领路人
王林海坚信,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哪怕再荒的田,只要足够勤奋,只要敢于开垦,就一定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2010年,王林海来到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安正通(原市政工程处)。改革之初,中安正通人员较少,而且大多数都是从建筑行业转型出来的老员工,对市政方面不太了解,技术设备相当落后,美好的憧憬与艰苦的工作环境大相径庭,他的心中也曾短暂地起了波澜,但是很快他就调整并投身于工作中去。他说,“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砺一个人,越贫乏的知识才更能促进一个人去探索、吸收、成长。”他虚心向老工人学习操作技能和管理经验,潜入书海学习业务知识。经过不断的磨炼,他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思路,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员。2013年,他在中安正通众多青年技术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安正通的技术负责人。
勇于创新,开创新篇章
在这个倡导创新,注重时间效益的时代,依附陈旧作业模式,注定会被抛向业界的末端,市政行业亦如此。每一个新项目,测量工作必不可少,小至广场,大至国道,测量数据的准确、完全是保证一个工程质量好坏、工期长短的重要条件。而尤其当面临崎岖山岭沟壑交错地带,工程范围大而长、地貌地形变化较多等项目时,测量速度的提升必须依靠先进的设备,这一点,王林海早有感触。几个项目下来,体会到测量工具仅靠水准仪、全站仪远远不够,为此,他首先向经理贺承全提出引进GPS技术。2013年,孟州市黄河西路二期工程开工,地形复杂,相对高差过大,纵向起伏频繁,这些条件拉长了前期工作的战线,在他的一再建议下,中安正通引进了首台GPS测量仪器,随之而来的便是GPS操作技术。新仪器一到,他反复研究,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并在整个项目部进行了推广运用,为后期项目地快速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近两年所接的大沙河项目,浅滩河沟多,战线长,地域广,增设的几台GPS测量仪器发挥了优势,大大缩短了原地貌复测时间,提高了竣工数据的收集速度。
以身作则,树正通形象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技术负责人,王林海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将是项目部人员的样板,工作的好与坏,不仅决定着他在其他员工心目中的形象,还影响着整个项目部发展。为此,他一直恪守这样的工作准则:扎实苦干树形象,率先垂范做榜样。工地上,你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时奔波于山岭田地放线,有时在现场协调人、机、料等供应问题,甚至晚上总能见他坐在电脑前计算工程量,研究图纸。2019年4月,大沙河项目开工,贺经理斟酌再三,力排众议推选王林海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兼总工,负责项目图纸审核、放线测量、技术交底、签证处理等各项事务。开工伊始,繁重的任务压得他喘不过气,他的一天安排的很满,或是工地现场指导施工,或是奔波于和业主、监理搞协调,或是教刚入门的测量员处理CAD图纸放线测量问题,同事们调侃他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他总是笑过之后又继续工作,有时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他总是加班到深夜,把第二天放线的点输入仪器,把要紧的工作内容列入第二天晨会提醒项,把一天完成的内容备份入电脑,连体弱的母亲都顾不得回家看一眼,越是紧张艰巨的环境,越是能磨砺人,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大沙河项目按期竣工,他也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总工。在他的影响下,项目管理人员斗志昂扬,全身心投入施工中去。目前,大沙河艺术提升项目已经启动。
“我是项目上的一份子,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和每个人都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安正通大发展的道路上,我要始终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众望的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能吃苦、善战斗、讲奉献的干劲,要和工友们一起,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朝着幸福往前奔!”王林海说。(赵向东、周朋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