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 通讯员 栗志乾 吴双)日前,记者从大东湖深隧项目了解到,截至5月17日,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PPP项目已进入常态化通水运行阶段,累计输水量已超过1亿吨。
投资超30亿 服务300万居民
作为国内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和重点民生工程,大东湖深隧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和中建三局创新商业模式和投融资体制,按照“投资+建设+运营”的PPP模式合作投资建设的示范项目,总投资额30.29亿元。
大东湖深隧项目总经理阮超介绍,大东湖深隧是目前国内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污水深隧,平均埋深超过30米,对地面及地下管线影响极小,为城市发展预留宝贵的地下浅层空间资源。主隧全长17.5公里,横跨武昌、洪山、青山和东湖风景区四个行政区。
通水后,大东湖深隧可将半个武昌城的污水运送至主城区外的北湖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化处理,服务大武昌片区130平方公里内约300万居民。
项目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排涝与治污统筹协调的“厂集并、隧深挖,城水相亲、人水和谐”水环境治理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水环境的承载力。
克难攻坚 提供城市深隧全新方案
深隧项目,技术要求极高。为克服工期紧张的难题,项目团队在深隧沿线开挖9道竖井,十余台盾构机、顶管机同时掘进,大大提升作业效率。
期间,项目团队先后采用灌浆浇筑、平台加固、强化刀盘等措施,成功穿越970米的中风化灰岩段,550米的严西湖湖底以及若干富水砂层断面,为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隧道建设,确保后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关键。通水后,隧道既要承受地下水压力,又要承受内部污水的压力,隧道施工不能有缝隙和裂纹。在项目总工程师张延军带领下,成功研发超长距离垂直和水平混凝土泵送技术,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首创小直径盾构隧道内超薄二衬混凝土结构现浇施工,经过多次试验,突破500米泵送极限;二衬内表面施工防腐蚀涂层,切断隧道内高压污水外渗通道,实现隧道结构百年耐久。
2019年,牵头成立全国首个“城市深隧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汇集来自全国各地22家科研设计院所、高新企业、平台代表的专家70余人,共同启动编制全国首个《城市排水深隧工程技术标准》,推动我国深隧建设迈上新台阶,同时,湖北省首个《城市排水深隧技术规程》编制也已正式启动。
据悉,深隧建造技术成果经专家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中建三局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成功斩获全国首届地下空间创新大赛“十大典范项目”殊荣,作为优秀项目代表参加中施企协全国精品工程经验交流会,获得业内一致好评。
智慧运营 四大“黑科技”实时保驾护航
来到大东湖深隧二郎庙预处理站内,超大液晶显示屏上布满各种数据,一目了然。这是大东湖深隧的智慧运营系统。
系统采用“一张图绘所有”的概念,集成了综合管理、应急调度、淤积预警、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功能模块,展现统计分析后的关键数据,如同大东湖深隧的“大脑”。
大东湖深隧项目运营总监廉文杰介绍,这套系统可以通过不断搜集处理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形成一套最优的管理、调度方案,在未来甚至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运营。
大东湖深隧内部深埋地下,一旦运行起来,将始终保持满水状态,无法直接观测管道内部情况。因此,项目探索推出系列创新——
健康监测系统相当于深隧的“心脏”,由四组的脉冲流量计组成,通过固定频率“搏动”,感知深隧四个分段的内部情况,一旦发生流速异常或声音异常,可以精准定位损伤位置,防患于未然。
无人机巡线系统,相当于深隧的“眼睛”,可以捕捉深隧沿线地表的高清画面,并通过5G信号实时回传,防止外部行为破坏深隧结构。
水下机器人,则是深隧的“触手”,可以在高流速、高水压、具有腐蚀性、能见度低的水下环境实现隧道运行状况检测、清淤、修补功能,帮助深隧保持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
智慧运营系统、健康监测系统、无人机巡线系统、水下机器人系统——这些,让深隧工程有效实现了智慧管理和运行,也为我国深层污水传输隧道的运营提供了成功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