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寒冬) 日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草案对外公示,征询公众意见。《规划》草案提出:到2035年,建成国际大都市,常住人口规模2000万人左右。同时,严控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生态和农业空间不低于市域面积2/3,城镇建设空间不高于市域面积1/3。
《规划》草案提出,将广州建设成为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并明确了分阶段建设目标:
到2025年,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实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建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交往强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中心功能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到2035年,建成国际大都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生态环境、文化交往达到国际一流城市水平。
到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绿色低碳的美丽宜居花城、全球活力城市。
在国土空间格局方面,《规划》草案提出,重点建设"三纵五横"的生态廊道体系:北二环生态廊道、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洪奇沥水道生态廊道、金山大道-莲花山生态廊道、横沥-凫洲水道生态廊道、珠江前后航道生态廊道、增江河-东江-狮子洋生态廊道、帽峰山-火龙凤-南沙港快速-蕉门水道生态廊道、沙湾水道生态廊道。
在城市规模方面,《规划》草案提出,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在2000万人左右,按照2500万人左右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据了解,2018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490.44万人,这意味着,未来17年广州常住人口将增加约510万,平均每年30万左右。
在城市发展方面,《规划》草案提出,将南沙打造成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为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在城市开发方面,《规划》草案强调,严控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生态和农业空间不低于市域面积2/3,城镇建设空间不高于市域面积1/3。设定土地资源消耗上限,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严格控制在市域面积30%以内。
在交通建设方面,《规划》草案提出,建设全球重要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方面,到2035年,国际及地区直达航线数达190条,旅客吞吐量达1.2亿——1.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500万吨。国际航运枢纽方面,至2035年,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7.5亿吨,邮轮年旅客数量达300万人次。国际铁路枢纽方面,至2035年,新增10条高铁,客运量达4亿人次,货运量达7700万吨。
同时升级轨道网络,至2035年建成2000公里左右的轨道网络。据了解,目前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是478公里,也就是说,未来每年广州将增加90公里的城市轨交里程。
在生态环境方面,《规划》草案提出,至2035年全市水面率达到10.2%。保护提升森林资源,至2035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2.3%。
重点打造精品珠江三个十公里,实现主城区珠江两岸60公里滨江漫步道、骑行道、无障碍通道三类通道全线贯通。加强建筑高度管理,保证都市地标建筑的40%——50%以上可见,山体、历史地标的1/3以上可见,强化云山珠水的城市整体意象。到2035年,郊野生态公园增至约124处,城市公园增至约120处,社区公园增至约40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