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聚焦上海两会

2021-01-27 21:22:22来源:华夏时报   
核心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如何“迈好第一步“?如何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如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创新发展?刚刚闭幕的上海两会给出了答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如何“迈好第一步“?如何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如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创新发展?刚刚闭幕的上海两会给出了答案。
1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从上海市人大了解到,截至2021年1月25日下午3时,上海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57件。议案涉及法制综合、监察司法、财政经济、教科文卫、城建环保、农业农村和社会建设等七大领域。
据介绍,本次议案主要聚焦在民生实事、经济发展、长三角新发展格局等内容。除了代表们普遍关注度较高的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不少议案关注到科创中心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下的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治理领域等内容。
通过梳理上海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近期代表委员们的议案及观点,《华夏时报》记者获悉一些关注度较高的“风向标”,其中有常驻热点:大力发展科技银行、加速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等,还有不少新热词: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五型经济、数字货币等。
“五个新城”“五型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月24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在世博中心开幕。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上海将以五个新城建设为发力点,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同时,上海还将以做强做优“五型经济”为重点,加快完善经济发展格局。
这也是“五个新城”“五型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据介绍,“五个新城”是指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如何发力,事关上海城市发展空间,事关上海经济发展后劲。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建议,五大新城的发展需要继续产业强城,尤其是制造业中的战略新兴产业,或者先导产业。
“在整个上海全市产业分工格局中,郊区五个新城区域有优势的是制造业,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布局空间中,郊区五个新城也是最具区位优势和发展潜能的区域之一,把战略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高端发展和数字和转型,作为新城发展的根本。”王振表示。
上海市人大代表、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平瑛认为,“五大新城”最核心的是围绕提升上海市整体经济实力和国家对上海战略的要求,“五大新城”产业布局,尽管要有各自的新城重点和主导产业,但是总体上应该服务于整个上海市整体产业定位和发展要求。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召开的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首次提出要在把握上海经济特征中不断增创发展优势——上海经济是典型的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这“五型经济”是上海经济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是强化“四大功能”的支撑点,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
1月25日上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参加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强化‘四大功能’,服务新发展格局”专题会议时指出,“五型经济”是上海超大城市所特有的经济形态。创新型经济重点是激发创新活力,服务型经济重点是辐射和赋能,开放型经济重点是提升经济联通性,总部型经济重点是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力,流量型经济重点是要素高效流动增值。
“要精准研究发展机理,量身定制发展政策,抓实抓好‘五型经济’发展,使‘五型经济’和‘四大功能’互动并进、相得益彰,使上海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李强表示。
推动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建设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上海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出现了一个新热词: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
在谈到2021年上海重点工作时,龚正表示,上海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据悉,上海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双一流”高校、高水平地方高校、高峰高原学科等建设计划,推动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建设。
记者了解到,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是指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的高等职业院校。上海市教委于2019年新推出“五年一贯制模式”,它基于高职院校,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整体实施,完成全部学习计划后颁发高等职业教育毕业文凭的一种高职教育类型。
据介绍,举办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大学专科学历层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上海已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震旦职业学院等职校开展试点,下一步还将继续增加试点院校,健全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城市数字化转型”备受关注
在今年上海两会的关键词中,“城市数字化转型”绝对算得上高频词。
亿欧智库联合天眼查发布的《2021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7%,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关键力量。而数字经济在上海占主导地位,GDP占比已超过50%,大量高新企业和新基建相关企业为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上海市智慧城市相关企业数量达700余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省和北京市。
“今年有关数字化转型的提案比较多。”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瞿秋平在经济建设组提案审查现场表示。
“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1月24日,龚正强调,要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发展数字经济,推进高效能的数字治理。要在人民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利民惠民,进一步做实“民心工程”,优化民生服务,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
记者注意到,这是新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政府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全文后,上海继续细化今年的城市数字化转型蓝图的又一动作。
谈及上海的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海可以从城市金融以及具体金融机构努力,进行差异化发展:一是城市金融发展的差异化,上海作为金融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可借助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优势,充分挖掘外贸产业的金融需求,聚焦重点链条在科技升级上先行先试;二是具体金融机构发展的差异化,上海作为金融机的聚集地,可以鼓励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加强创新意识,推出更具特色,更符合上海本地经济定位的产品与服务,为上海打造金融科技中心筑牢根基。
要大力发展科技银行
作为常驻热点,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亦成为今年委员们的关注焦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支撑科技的“生产力”又是什么?最近,严玉麟等多位市政协委员提交的一份联名提案指出,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已成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当前,金融科技在全球迅速发展,科技与金融进一步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参与提案的委员们调研后发现,当前已有不少企业从金融科技中受益,委员们认为,这突显出当前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研究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提案建议,当下中国要大力发展科技银行。
所谓科技银行,通常是指专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其优势在于,针对科技贷款,在资信条件和客户规模评估方面,条件并不苛刻,因而高技术企业能够便捷地获得科技贷款。
委员们认为,这一模式的创新,使得针对科技发展的贷款资源供给更为行之有效,某种程度上,针对科技发展的贷款供给不足进行补充,有利于解决科技发展融资难问题。但目前科技银行在规模拓展、运行机制、业务模式、创新产品等方面仍然需要继续探索。
进一步健全超大城市公共卫生体系
1月21日,上海报告新的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流调追踪、核酸检测、隔离管控……一场与病毒的赛跑连夜展开。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期间,疫情牵动着代表委员的心。面对新发本地确诊病例,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强调,这是再次跟病毒“赛跑”,只要我们跑得比病毒快,就能保持抗疫常态化并尽量保证市民生活正常化。
作为一座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全球超大城市,如何进一步健全超大城市公共卫生体系,也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在上海两会上,市政协委员们建言献策,共同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公共卫生建设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粟莹、张安胜、冷培恩、吴瑛等20余位市政协委员联名递交的提案中指出,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早期风险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迫切需要发挥多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建立线上线下多源数据融合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监控与预警机制,构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早发现早预警的新格局。
去年12月,总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开工,结合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的“大疾控”体系逐渐成型。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表示,在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中,底线是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建设,要将其建设成为“上海堡垒”、国家平台和国际中心。硬件能力上来了,如何与软治理形成良好“适配”、有效协作,为超大城市穿上一件“防护服”,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事情。
 
下一篇:

37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提前下达,湖南分配1.1亿元

上一篇:

安徽省两会直击:防疫措施细致精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