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滩长江大桥
中华建设网讯 从南岸到江北T3航站楼坐飞机,通过渝航大道只需15分钟即可到达,极大方便了乘客。“十三五”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围绕重点抓项目,机场、公路、铁路等项目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寸滩大桥成“桥都”新风景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建设重庆寸滩长江大桥是重庆机场专用快速路的控制性工程,是重庆主城区快速路网中“六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成投用的重庆机场专用快速路被命名为渝航大道,渝航大道进一步完善了主城东部片区贯穿南北的快速通道,主城南部片区车辆通过渝航大道,仅需15分钟就能到达T3航站楼,极大缓解了渝都大道的交通压力。
据了解,建成后的渝航大道加强了两江新区、寸滩两路保税港区与主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使空港、水港与公路之间的物流转换更加高效便捷。渝航大道还进一步带动沿线辐射区域的开发,对进一步完善渝北台商工业园区、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南岸弹子石CBD片区等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开发进程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渝航大道作为接连T3航站楼的核心干道,是作为重庆市的名片进行打造的,渝航大道的定位是迎宾大道、景观大道和警卫大道;寸滩长江大桥作为渝航大道的控制性工程,既是渝航大道上的景观明珠,又是重庆作为“桥都”的一道新风景。
“十三五”投资总体稳中向好
“十三五”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7~2019年,年均增速7.4%,各年度增速分别为9.5%、7.0%、5.7%,投资增速变化走势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各年增速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平均高出1.3个百分点。2020年克服疫情、洪涝灾害影响,力促全市投资增速半年转正,1~9月增长2.5%,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保持平稳运行。
机场、铁路、公路齐推进
“十三五”以来,全市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我市以重大项目为平台,借力国家战略的东风,争取国家资金资源支持,有力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重大规划有落地、投资增长有支撑、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推动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加快出海出境大通道、国际门户枢纽、科技创新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等重点领域建设。
全市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建成“一枢纽十射线”的干线铁路网络,全市铁路运营里程2394公里,“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加快,高铁运营里程482公里;江北机场第三跑道和T3A航站楼建成投用,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获国家立项批复,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建成投用巫山机场,武隆机场完成校飞,万州、黔江机场改扩建加紧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提速成网,基本形成“一环八线”3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网,在建里程164公里,批复轨道第四期建设规划198公里;基本形成“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3233公里;全市普通干线公路4380公里,主城区基本形成“六横六纵一环多联络”快速路网,骨干路网规模1500公里。
争取国家中央预算内投资近600亿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争取国家部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近600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043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从2018年开始,坚持每年编制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强化“投资项目池”与“预算资金池”的有效对接,既从源头防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又充分保障了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坚持将投资基础数据库与“多规合一”协同平台联通,依托“一张蓝图”,强化投资项目与空间、环境等资源要素提前对接,为从源头优化项目建设方案、规范项目实施强化技术保障。积极推进新增疆电、四川水电、三峡电入渝,加强页岩气开发,协调中石化、中航油等强化成品油供给,全力做好生产要素保障。
投融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十三五”以来,全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投资效益稳步提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投资活力明显激发,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按照“制度+技术”双轮驱动工作路径,建立投资项目基础数据库,将各类投资政策要求内化为数字程序,变“企业犯难怎么办”为“系统辅助加快办”,全市99%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均实现了属地化就近服务、98%以上的企业投资项目实现了登录填报即办理,2016年以来累计在线办理项目7.8万个,总投资约9.6万亿元。开展《投资项目基础数据字典及应用场景》国家级课题研究,全国首创数据治理创新标准体系,为全国投资数据治理运用提高重要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