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自行车复活”北京开通试运行首条自行车专用路

2019-06-05 15:04:46来源:中华建设   
核心摘要:我国曾被喻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扮演着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速,机动车道越来越宽,使用趋势占据明显优势,自行车让位主流,日渐淡出历史舞台。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自行车出行潮流有蓦然复活态势。

中华建设网讯 2018年4月12日,第7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3日定为世界自行车日。如此算来,今年6月3日是第二个世界自行车日。

我国曾被喻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扮演着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速,机动车道越来越宽,使用趋势占据明显优势,自行车让位主流,日渐淡出历史舞台。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自行车出行潮流有蓦然复活态势。

路权不公有待重塑

同为出行系统,自行车相对机动车长期受到“不公对待”。公交车道和自行车道交织、机动车占用自行车道、自行车道沦为停车道等“无路可走”的尴尬现状由来已久。更甚,“汽车本位”思想让自行车一族俨然“被弱势”化,自行车一族的安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汽车“袭击”导致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据了解,国外的交通事故多数是在车与车之间,而我国车撞人的情况却非常多。有数据显示,汽车时速20公里,撞伤死亡的几率是10%,40公里时超过30%,60公里时超过90%,80公里时达到100%。这其中,自行车一族往往是受害的主体之一。

城市的交通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理应公平分配,自行车与机动车拥有同等的道路通行权力。政府在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等方面应全方位地考虑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不能仅考虑汽车使用的道路规划和停车场的建设问题,也应该考虑自行车专用道路规划并设立足够的自行车停车场,保障自行车的停放安全,使广大市民能方便放心地使用自行车,倡导“健康、环保、经济、绿色”的自行车出行方式。

同时,低碳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自行车出行在提倡市民低碳出行,优化城市出行结构,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能上举足轻重。

“自行车系统”回归历史舞台

自行车从诞生以来,以其无污染、占用空间少、经济、方便等特点,成为全世界人民普遍使用的实用交通工具。迫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自行车虽被动隐身,但从未消失。

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自行车有蓦然复活回归态势,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自行车专用车道或是城市慢行系统,这对于缓解自行车“无路可走”的尴尬,整体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系数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提出了“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的要求。

5月31日,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宣布开通,这是是在国际上鲜有的“空中自行车道”。这条道路的建设目的是缓解北京市回龙观至上地之间的通勤出行难题。两地之间直线距离仅3.8公里,通勤人口约1.16万人。由于受到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阻隔,两地之间出行主要靠地铁,早晚高峰排队时间较长,出行效率低,安全隐患大。自行车专用路可以“轻便”地解决这一难题。

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建筑景观设计师戈建介绍,城市内部的自行车专用路,特别是通过桥梁在空中架起的自行车专用路并不常见,国际上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类似道路,可以说,北京的这条自行车专用路在国际上都是很独特的。

为什么将自行车车道建在空中?戈建说这样的设计是和其他设计单位综合一系列因素最终确定的,考虑了需要跨越高速公路的客观交通环境、人们对骑行舒适度的需求以及保障孩子们安全在专用路上骑行等问题。

据了解,该自行车专用路的“交规”明确提出,禁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专用路仅服务非助力自行车通行。结合地区出行特征,专用路设置潮汐车道。为满足不同骑行者的使用需求,自行车专用路出入口坡道设置了自行车助力装置。上行设置自行车传送带,减少使用者推行难度;下行设置阻力装置,提高安全性。

并且,桥下空间用来打造城市绿道和自行车主题文化公园。栏杆设计集防风、防抛、防眩、降噪四大功能于一身,照明设施嵌于栏杆内,骑行者感受不到干扰,有“人在花中游”的美好体验。路基段照明采用超级电容光伏路灯,工作寿命长、无重金属污染。自行车专用路还通过雨水渗、蓄技术高效利用地表水资源,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既要绿色出行 又要更多路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城市道路资源配置,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汽车通行获得最高的效率。而现在,行人、自行车对道路资源的需求,理应在交通规划当中获得更多的保障,并且从精确设计角度,体现对不同交通参与者的尊重。

现今,交通体系的参与者、参与方式都变得更为多元和复杂,也相应对城市交通道路体系的设计与规划的精确性、人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是人性的空间,无论是从人们出行习惯的改变,还是从绿色出行理念的推广来看,重塑路权分配,给予自行车更多的路权、打造更安全的骑行环境,都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无非是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延伸阅读: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经历了从忽视自行车道,到重视自行车道的过程。

早已是以车代步的英国,城市的发展并没有拋弃自行车,在伦敦并不宽敞的大街上,辟出了专门的自行车道,漆着令人悦目又舒服的绿色,有的在拐弯地方还专门凹下去一载,以防止与汽车相撞,确保交通安全。此外,国家还将制订新的、更加严格的自行车技能考试标准,中小学生要通过这项考试才能骑车上路,以扭转目前汽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状况。

有“欧洲自行车王国”之称的荷兰通过对使用自行车的工薪者减少税收,鼓励民众选择自行车。在荷兰,骑自行车最为安全,大街上标有醒目的红色自行车道,即使在转弯处,汽车也会永远先避让自行车,只要看见自行车驶来,汽车都会自动停下,静等它先通过。荷兰规定,机动车撞上了自行车,不管谁对谁错,机动车都要承担责任。

在德国,自行车依然是代步的重要工具,各大城市除了有较宽的人行道外,一般还辟有专用的自行车道。此外,德国各主要城市还建有专供自行车使用的“自行车高速公路”,最高时速可达到50公里。德国政府还计划在“高速公路”里面设置大型流动气流,骑车者可以借助风力快速前进,既迅速又省力。正因为这一点,在德国每1000名居民中就有814辆自行车,其中38%的人骑车上班。

素有“汽车之都”的洛杉矶也要改弦更张了,设想打造成“自行车之都”。不久前,洛杉矶市长安东尼奥·维拉莱格萨在该市举行的 “自行车峰会”上表示,洛杉矶计划将在未来30年里修建2560公里长的自行车道,并严防机动车与自行车“抢道”,以确保自行车在洛杉矶畅通无阻。

 

下一篇:

湖北咸宁:为青年筑城,助人才安居

上一篇:

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