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严寒冬) 8月26日,住建部、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文旅部、卫健委、税务总局、市监总局、体育总局、能源局、邮政局、中国残联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要求,以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目标,以完善居住社区配套设施为着力点,到2025年,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
据了解,当前,居住社区存在规模不合理、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物业管理覆盖面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和短板,为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完整居住社区,住建部等13部门决定,开展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
补短板行动的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新建居住社区同步配建各类设施,城市居住社区环境明显改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不断健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显著提升。
补短板行动的重点任务是:
合理确定居住社区规模。以居民步行5-10分钟到达幼儿园、老年服务站等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原则,以城市道路网、自然地形地貌和现状居住小区等为基础,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和服务范围相对接,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居住社区规模,原则上单个居住社区以0.5-1.2万人口规模为宜。
落实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细化完善居住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内容和形式。
因地制宜补齐既有居住社区建设短板。优先实施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雨污水管网混错接改造。统筹利用公有住房、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闲置锅炉房等存量房屋资源,增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要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在居住社区内配建居民最需要的设施。
确保新建住宅项目同步配建设施。新建住宅项目要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将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商业服务等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作为开发建设配套要求。规模较小的新建住宅项目,要在科学评估周边既有设施基础上按需配建;规模较大的,要合理划分成几个规模适宜的居住社区,按照标准配齐设施。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鼓励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与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相衔接,依法依规查处私搭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绿色社区创建、棚户区改造等同步推进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建立居住社区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强对幼儿园、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建设、验收、移交的监管落实,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
要通过政府采购、新增设施有偿使用、落实资产权益等方式,吸引各类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居住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支持规范各类企业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展设施建设和改造。建立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