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把美丽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围绕“五美”目标要求,坚持全域谋划、深挖特色,全力打造颜值与品质兼具、气质与内涵相衬的美丽城镇。
高标站位强引领,绘就美丽城镇新画卷。
按照“五美”目标要求,实施美丽城镇创建“520”计划,确定全市105个小城镇纳入美丽城镇建设范围。编制完成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方案,因地制宜,制定扶持政策。
一是“一镇一方案”优规划。该市共组织召开3次创建省级乡镇(街道)行动方案集中评审会,对2020年、2021年、2022年44个创建省级样板乡镇行动方案逐个点评分析,完善行动方案编制水平,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二是“一镇一特色”创亮点。临海市分门别类制定资金、项目、土地等针对性扶持政策,推动形成杜桥镇“浙东古邑、眼镜名城”、河头镇“生态河头、清雅茶乡”等独居特色的美丽图景。三门县厚植文化基因,根据镇域特色“量体裁衣”,如蛇蟠乡结合“三海”“三石”资源,打造“鲜美渔岛、千洞蛇蟠”;亭旁镇深挖红色非遗文化,打造“千年宁和、厚土亭旁”。
三是“一镇一策”强保障。玉环市在财政划拨1亿元专项用于规划及提升样板乡镇的基础上,对照不同特色样板镇创建要求,分别制定资金、项目、土地、专家团队等针对性扶持政策,推进美丽城镇创建工作。
内外兼修提品质,打造人居环境新高地。
按照“五美”目标要求,以实施“十抓六行动”为载体,全力推动美丽城镇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双提升。
一是长效管控优环境。该市深化“擦亮小城镇”行动,持续推进“363”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巩固小城镇整治成效。椒江区实行“两月一巡查,一季一排名,一年一大考”督查考核机制,排名和检查结果与年度考核总得分挂钩。黄岩区建立“常态化巡查、全域化推进、标准化整改”三化工作机制,对乡镇(街道)开展高频率、高标准督查,推进小城镇长效管控在美丽城镇中提档升级。
二是项目攻坚增功能。路桥区项目化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共排定年度美丽城镇建设项目209个,开工率100%,完成投资进度72.51%。临海市以多镇联合打包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河头镇和尤溪镇美丽城镇建设EPC项目招标。椒江区大陈镇立足海岛生态底色,排定美丽城镇创建项目11个,已全部开工。
三是产业赋能强活力。玉环市破立并举推进总用地7000亩、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的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和小微园区建设,截至目前,已开工老旧工业点45个,投用小微园区8个,新建标准厂房76.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00余家。仙居县积极做好17个乡镇产业统筹,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争取政策支持,并探索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育强培优本土产业。
民生导向促善治,创造城乡等值美好生活。
在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发展定位,让美丽城镇建设成果惠及于民。
一是文明实践促新风。该市按照“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体系架构,共建成4个实践中心、60个实践所、1766个实践站,积极构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建设体育服务等五大平台,紧贴农村改革发展新要求和群众现实生活新期待,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温岭市建立“9+N”志愿服务队伍,“9”即理论政策宣讲、文明创建、文化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9类常备队伍,“N”即爱心对接、专业救援、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倡导全民志愿、全域志愿,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
二是基层治理提能力。路桥区以党建聚合共建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在全区范围内建成“红色驿站”116家,截至目前,累计为群众办事3万余件,受惠群众达10万余人,完成各类代办事项2393件,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天台县依托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组织县机关“美丽红盟”,注入“红色”党建基因,发挥县乡村三级组织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三是文旅融合促发展。4月15日,与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台州环游季”活动,提升城市旅游品牌,促进本地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仙居县白塔镇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以文化资源为灵魂的特色文旅小镇,目前在建十大文旅项目(白塔文旅产业核心区、悦城·沁水居、神仙居SPA养生度假基地、浙江德信文化主题乐园等),建成之后将大幅提升当地旅游经济收入,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商机。玉环市已创成坎门街道省级非遗主题小镇、鸡山乡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推动美丽城镇靓丽颜值转化为富民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