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福州:又到台风季 海绵城市试点迎“小考”

2020-08-17 10:11:44来源:工人日报   
核心摘要:5年前,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出炉,多地参与。福州于2016年被列入第二批试点。如今,“海绵城市”建设迎来了城市建成区内20%以上面积要达标的“小考年”。“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如何?
又到一年台风季。
 
几年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河畔的居民王满连总能在家门口“看海”。去年以来,王满连居住的小区周边,黑臭河变成了清水河,河边区域还被改造成了生态公园。几次台风过境,她再也没有看见“城市观海”的景象。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福州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造项目。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5年前,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出炉,多地参与。福州于2016年被列入第二批试点。
 
如今,“海绵城市”建设迎来了城市建成区内20%以上面积要达标的“小考年”。“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如何?
 
内河整治,打通城市水脉
 
在福州市建设局副局长朱宸熠看来,总长超过250公里城市内河就是福州城最大的“海绵”。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福州市主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仅为66%,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或溢流进城市内河。与“黑臭河”一起被点名的还有“断了头”的内河。
 
朱宸熠至今记得,老旧小区边房屋挤满河岸甚至盖过河道的场景。“污水收不住,涝水出不去。只有将城市的水脉打通,福州这块‘海绵’才会越来越有弹性。”朱宸熠说。
 
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要从内河整治开始。
 
为综合解决内河污染和城市内涝问题,福州开启了规模空前的治水工程,一场覆盖全市107条主干河道和49条支流展开的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与“海绵城市”建设同步推进。
 
拆除内河周边占道违章,将沿河两侧6米的空间都还给了河道;干塘清淤,加装大口径铸铁截污管道,250公里河道周边被围得严严实实,污水都被拦在了水系之外。此外,通过开挖、扩挖景观湖,新建海绵公园等方式,为“海绵”扩容。
 
“扩容是为了顺应水的迁徙,让‘海绵城市’成为大自然的‘搬运工’。”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景观所工程师黄贝琪告诉记者。
 
相较于建设“海绵公园”“海绵湖”“海绵综合体”这些独立的功能体,福州将内涝治理、水体黑臭治理、污染源治理、水系周边环境治理、水系智慧管理综合考虑,同步实施,系统性的城市水治理也产生了更为积极的效果。

没有万能的“海绵”
 
与王满连相比,家住福州五四北的退休工人陈世荣在雨季仍然会受到内涝的困扰。他感叹:“内涝只是退得快了,不是没有了。”为此,得知台风“米克拉”要过境福州时,他提前将私家车从地库转移到了离家1公里远的小山包上。
 
“海绵不是万能的,再大的海绵也有极限。”黄贝琪告诉记者,福州五四北一带在早前原是郊区农村,分布在其间的稻田、鱼塘有蓄水排涝作用,但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原先星罗棋布的池塘和河沟几乎被填满。这是造成“海绵”失效的原因。
 
“‘海绵城市’主要解决的是本地的雨水问题,但对于山洪等外来水源的调节有一定局限。”在黄贝琪看来,一个因“海绵城市”而生的人工湖无法替代一座城市复杂的水治理体系。他表示,要从根本上让城市告别雨季“看海”,必须持续性地从整治城市地下管网系统、恢复城市蓄水韧性、加强智能化水治理等多方面入手。

容得下科技,藏得住鱼虾
 
“一场暴雨,预计增加涝水1000万立方米,我们通过联排联调预先定点泄水,放水1200万立方米,为城市‘海绵’留下充足的蓄容空间。”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永锋向记者展示了运用大数据治涝的新理念。
 
“系统集成了防洪、排涝、调水、除黑臭等功能。”据陈永锋介绍,通过一体化管理,全城上千个水系要素可以进行一站式统筹调度,最大限度实现了“海绵城市”把水引进来、把水留下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让水清起来的治水目标。
 
“智慧水务是面子,生态治理才是里子。”在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林功波看来,“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智慧水务的运用要遵循自然规律。他表示:“‘海绵城市’是与水为友的利器,不是与水为敌的武器,要容得下智能科技,也要藏得住水草鱼虾。”
下一篇:

湖北咸宁:为青年筑城,助人才安居

上一篇:

郭树清: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