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武汉出台环境卫生、背街小巷、主次干道等环境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升城市环境与形象,助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
一年多以来,与市民息息相关的马路清扫、垃圾收运、绿化亮化,公共厕所等按照这一标准,正全力推进中。
洒水车避免溅污行人
将马路清扫干净,其实并不容易,精细化管理标准。
昨日,记者在武昌友谊大道铁机会公交站候车,道路中央车道,干净整洁,但公交道上,还积有污水。公交车一来,乘客踩着污水上车。公交车启动后,污水溅到车身,影响市容。
武汉城管有关负责人点评说,这是机扫作业中,缺少吸污车“收边”一环所致,“新的标准出台后,这种情况就是不达标。”
记者发现,每天晚上9点左右,就有洒水车上路清洗马路了,经过的车辆,车身、挡风玻璃溅有泥水,以致私家车主叫苦不迭,“刚洗的车,算是白洗了。”
而新标准要求晚上11点至凌晨6点洗马路,这个时间段,是车辆相对较少的时候,所以受影响的面相对少多了。
洒水车冲洗马路,行人纷纷躲避的现象,今后也将会少见。标准规定,遇到行人或路边停放车辆,洒水车须提前减小水压水量,避免溅污,全天不得因清洗作业而堵塞交通。
垃圾桶自身不 “垃圾”
街头与小巷边的垃圾桶、果皮箱,自身要干净整洁,这是标准中的新规定。
昨日,在汉口中山大道和解放公园路,记者看到,环卫工用抹布清洁果皮箱外壳。但在一些背街小巷,垃圾箱存在满溢、垃圾桶外壳有污渍的现象。
如何确保垃圾桶自身不“垃圾”?记者在武昌城管积玉桥环卫清洗中心看到,15名环卫工,除了将垃圾桶里里外外清洗外,还一一清毒,然后更换到街头的垃圾桶。
而本月初,江岸城管采购回几辆清洗垃圾桶的专用车辆,3分钟,可以清洗两个垃圾桶。
“无味”公厕功能多
武汉街头的公厕,市民闻不到臭味,曾是遥不可及的事。如今这正变成“标准”。
在范湖地铁站附近,这座武汉市最智能的公厕,配备了除臭机、新风换气系统、空调等设施,不仅让您如厕时闻不到臭味,还能闻到草本的自然香味。
不仅如此,江汉城管还添置了扫脸取厕纸、温水洗手、烘手机等设施,提升了服务功能。
在江城,越来越多的公厕,正朝着这一标准而建。
为方便市民找到公厕,武汉建立全市公厕电子地图,并纳入公厕所智慧管理平台,市民打开APP,就可精确找到就近的公厕。
垃圾分类今年全覆盖
在江城,垃圾分类渐成居民生活新时尚。
市民将厨余垃圾扔到指定的垃圾桶中,将纸盒、矿泉水瓶、玻璃等可回收物放置自动称重箱内,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用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米、油或生活日品。
一些喜欢动手的居民,用废弃的弹簧、旧挂历等,制成造型别致而又实用的工艺品。
这种调动居民积极性的垃圾分类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小区推广,渐成居民生活新时尚。
餐馆酒店的泔水,由专用车辆运到该市5个专业处理厂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沼渣可制成有机肥料,油脂变成生物柴油。
一向被用来喂猪的泔水因此变废为宝。
垃圾不再是垃圾,从市民家庭到机关和企业,江城今年将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人行道天天冲洗露出步砖本色
居家过日子,也不会天天拖地板。但在江汉区沿江大道、中山路、解放大道、发展大道、建设大道等路段的人行道,江汉城管环卫工人,却天天冲洗。
昨日,在沿江大道与民生路口交会处的人行道上,水车司机范良进用高压水枪冲洗路面,水枪像一把扫帚,可以将路上的灰尘冲到人字沟,然后推进下水道。
在解放大道天安假日酒店门前人行道上,几名环卫工人正在向步砖上喷去污剂,然后用刷子刷,最后是用小型冲洗车进行冲洗。
“我们是人机结合,进行冲洗。”江汉城管质检二队副队长黄涛告诉记者,遇到油污,就会这样操作。
他说,人行道步砖沾上油污,如果不及时清洗,就会渗进砖里变色,与其它砖的颜色不协调,影响美观,现在天天冲洗,就是要避免这样的事情。
记者用手在人行道上摸了一把,几乎没有灰尘,“可以席地而坐。”
城市家具天天擦洗不见灰
城市家具,像一个城市的脸面,它们的整洁,代表了城市的环境。
街头座椅、电灯电杆、花坛花盆、城市雕塑、果皮箱等城市家具,容易沾灰和遭污染,这就需要清洗保洁。
记者在汉口西北湖人行道上用手摸果皮箱等城市家具,几乎没有灰尘与污渍。在中山大道水塔段,记者随意在街头座椅上坐下,裤子上没沾一丝灰。
江汉城管质检三队建设大道环卫班长张俊告诉记者,在西北湖,绝对不会看到,市民与游客掏抹布或纸巾擦座椅的现象。
江汉城管对于这些城市家具,要求每天不少于2次清抹清洗,果皮箱不少于3次,环卫容器消毒不少于1次。
“这种要求,正在江汉5个环卫作业队开始落实,而不是提提要求,做做样子,真正让精致江汉变成现实。”江汉区城管执法局局长熊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