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记者何辰 王晶 通讯员金辉 刘洪凯)为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市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让垃圾分类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5月15日,一场垃圾分类创意比赛在武昌首义学院体育馆举行,为武汉市变废为宝创意制作大赛进行预热。
“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参赛选手们立即争分夺秒地拿起桌上的纸箱、胶带、矿泉水瓶等原材料开始创作——他们们要在45分钟内,利用常见的生活垃圾创作出全新手工艺品。
此次参赛选手之一——88岁的马奶奶一双巧手,不到一分钟便用废旧报纸折出一只千纸鹤。她告诉记者,一直知道“有害垃圾”不能乱扔,比如电池等,都保存好交给回收机构。“有一次银行搞活动,我拿20个电池换了一个崭新的手电筒”。马奶奶笑着说道,自从参加“百万市民接力城管,牵手穿越最美武汉”活动以后,她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来自武昌首义学院团队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围观者的目光——他们创作了一副中国象棋。
“看到圆圆的矿泉水瓶盖,就觉得比较像象棋棋子。”该校学生向家顺告诉记者,他和同学们一起,用报纸把瓶盖一个个包住,然后写上汉字,就做成了棋子;棋盘则是在硬纸壳上绘制而成。
家住洪山区梨园街东湖社区的李女士也参加了此次创意比赛。据她介绍,她所在的社区从2017年5月开始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她的家庭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坚持垃圾分类并且分类准确,账户就会有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卫生纸、洗洁精等日用品。”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垃圾分类账户每月大约可积2000分,能兑换一提抽纸。
“活动既有趣味性,也很有意义,所用原材料都是平时常见的物品。”洪山街武昌府社区业委会主任马军向记者展示他们团队的5件作品,有笔盒、花篮等。
据介绍,武昌府社区从今年3月份开始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处于宣传动员阶段,社区工作人员和垃圾分类企业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让业主们多知晓、多参与。
在选手们紧张创作的同时,活动现场展示的大量手工艺成品引得大家纷纷拍照、啧啧称赞。其中,一组由纸壳制成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尤为引人注目。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郭老师告诉记者,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是由学生们花了半个月、采用数控技术制成的,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传递了一种环保的理念,旨在倡议全社会关注垃圾分类。
这些创作者们到底是如何“变废为宝”的?
手工达人吴俊分享了她的创作历程:“比如这个大本钟,是用一次性筷子粘贴成的,然后再涂上颜色。”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吴俊的两件展品在全国第二届传统文化艺术大赛中夺得一等奖。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个小细节是,现场布景及主题设置,均采用纸箱、塑料瓶等可回收环保材料。为了传递绿色环保理念、避免资源浪费,活动结束后,这些纸箱将进行回收再利用。
洪山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严庆平表示,希望通过创意大赛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让更多市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据悉,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三化”要求下,2019年,武汉市垃圾分类工作覆盖范围将达到50%,2020年力争达到85%。
“变废为宝”创意制作大赛启动
此次活动的开展,拉开了这场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垃圾分类创意作品的“变废为宝”创意制作大赛的序幕。从即日起,市民关注“武汉城管”微信公众号,点击左下方“变废为宝”,按照提示步骤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作品高清图片,就有机会赢得万元大奖。
如果你是践行垃圾分类的文明市民,
如果你是擅长废物利用的手工达人,
赶快上传你的作品参赛吧。
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宣传教育处处长叶志卫告诉记者,活动正式启动以后,武汉城管将一步一步,把社区、居民、大学生等各个群体组织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逐渐扩大影响力,在此过程中,把”垃圾分类“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埋入大家的观念之中,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