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旷的生产车间里,没有机器轰鸣。长达百米的流水线上,工人们按照电脑设计程序,轻松地加工钢筋构件......
6月16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武汉市江夏区刑远长街,探访全省首家大型数字化钢筋加工基地。这里堪比钢筋加工智能“中央大厨房”,以前大量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的钢筋构件,如今都能在此分毫不差地“变身”,“脱胎换骨”后,精准地配送至各工地。
“智慧大脑”的骨骼重构
“随着绿色装配式建筑的兴起,节能、环保的施工要求越来越受到关注。眼下,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作业,很大一部分可以移至装配式车间完成,但钢筋构件的现场制作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钢筋BIM集约化加工基地厂长张国启说,“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集约化生产车间,将钢筋现场制作归拢,既提高效率,又降低现场施工噪音。”
6月10日,在加工基地中央控制室,来自东湖深隧项目等工地的钢筋订单通过“钢筋BIM云管理平台”如约而至,与传统订单迥异的是,数字化订单上并无钢筋型号及数量信息,只是建筑图纸。
“通过建筑图纸,基地的智慧大脑‘钢筋BIM智慧翻样系统’可提前完成了BIM三维模型的建立。这个模型就像人体,钢筋则好比骨骼。三维状态下,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就像X光照射下的人体骨骼图像,清晰可见,”加工基地总工程师邵凌自豪地说,“以往需要工地通过建筑图纸一步步推算出钢筋的具体数量、型号的‘翻样’工作,现在通过智慧大脑就可快速、直观地完成。”
据悉,手工翻样遇到复杂结构,没有几年经验的工程师绝对“啃”不动,可这对“智慧大脑”而言,都不在话下。它的脑海里存储着大量梁、柱、板等常规构件和复杂异型结构,基本覆盖了框架结构钢筋建模需求。但见“智慧大脑”将图纸层层扫描、分解,很快钢筋的形态、数量和规格等一目了然。
智慧大脑将订单分发到车间里7大类31条生产线的“分大脑”上,接到指令的生产线就开始工作了。
告别手工作坊,一键断钢筋
52岁的钢筋操作工陈继峰轻巧地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按钮,一大圈盘螺原材经过调直、弯曲,复制出一个个直径1米的圆形箍筋,落入半成品料槽中。而在另一张操作台上,9米长的螺纹钢原材依次前进,被剪切成所需的尺寸,套丝、接套筒、再弯折成型……工人们要做的只是按下启动键。
当了10余年钢筋工的陈继峰有着难掩的惬意感:“以前,我在工地上,一天掰1.5吨钢筋,已经是最高记录了。现在,一天3吨,完全没问题。”他坦言,如今的工作比过去好多了。“以前干活,日晒雨淋是常事。如今,不惧骄阳雨雪。”
第一次走进生产车间,在工地上打拼了20余年的冯师傅感到“震撼”。 每天,工人们只用拿起与数控设备相连的扫码器,对着加工料牌上的条形码轻轻一扫,数控设备屏幕上按顺序逐一显现相应加工任务。
“加工基地采用规模化工业生产方式,完全不受时间、雨季、气温等自然条件影响,可以24小时生产。”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工程装备科技公司总经理火会燎感慨地说,“更可贵的是,它将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钢筋成型质量好,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
“每加工100吨钢筋,只产生了0.49吨废料,整体利用率为99.51%”!这是加工基地在葛店新城项目试点区域钢筋加工取得的优异成绩。
触摸着钢筋的断点,光滑平整,其扭接之处,也严丝合缝、浑然一体,精度达毫米级。
据悉,早在2013年,中建三局工程技术研究院就开始了钢筋工程BIM应用技术课题研究,其秉承的使命是通过BIM技术翻样设计图纸的钢筋规格信息、云平台智能协同钢筋生产、加工、物流等。目前,这项新兴的技术已有3项企业级工法、4项国家专利发明、10项软件著作权傍身。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工业化生产钢筋可以节能增效,较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隐患。张国启透露,基地年产能达5.5万吨,能满足湖北百万平方米的工业化住宅建造需求。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全产业链集成平台将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有机融合。” 业内人士认为。 ( 通讯员 陈秀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