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发展与建设、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城市治理与安全极为关注,近年来有诸多指示和论述,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伟大命题,体现出“人民至上”的广阔情怀。
中国的城市复兴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始于2002年,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面对各类城市发展建设的问题与挑战,要避免孤立局部地去看待与处理,从市域、区域的层面去思考与寻求答案。“城市复兴”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在城镇化历程中的物化体现。
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面对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的时代,城市复兴项目的建设历程往往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要实现城市的复兴,是要创造一种人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和具有持久活力的城市生活。城市问题日趋复杂,涉及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多个维度的因素,工作需要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提出科学可操作性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社会建设等城市复兴策略。城市设计是城市复兴系统工程的重要载体,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制定综合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更为长期、综合、可持续与具有战略前瞻城市发展,是城市复兴的内涵,也是城市科学研究与实践的趋势,是发展创新的源泉。
应对复杂变化的城市问题
城市复兴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创新等多各方面,我们在相关方面做了不同的探索,希望建立一种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模式,应用于城市设计主导下的城市复兴实践,多元的复兴策略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复兴项目和不同阶段。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各种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极大应用,有效的推动了城市设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高了设计的现代化水平。城市设计更加强调科学性和技术性,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基础上,探索和解决城市问题。重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效率、优化城市治理能力;合理应用新技术与新材料,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确保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恢复与保持社会活力是城市复兴的重要目标。城市复兴政策中的“社会可持续性”强调复兴政策在刺激经济发展与实现本地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如住宅、健康、教育、就业等议题。
前门东三里河是老城内恢复水系最长的河道,是“城市双修”典范的实施落实成果。设计理念主要以河道与周边建筑的融合,开放型河道、开放型院落,用生活气息将水系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在设计中强调它所具有的自然性,突出胡同街区、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与融合,并注重修补完善街区功能设施,修缮居民房屋,延续历史文脉,提升街区活力。
营造城市复兴美好生活场景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基于城市复兴理论背景,构建教育、医疗、创业、娱乐、消费、出行、居住等群众生活场景,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进一步塑造文化特色,发挥文化遗产的“金名片”价值。加强精细化设计,突出人本关怀,提高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契合度,营建民生共享的都市家园。以完善公共服务、推进消费升级、支持产业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等手段为触媒,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更新模式,激发城市创新治理、产业蓬勃发展、文化繁荣兴盛的新动能。
高效的运作机制作
运营城市复兴事业,需要上上下下多个机构的通力协作。在我们团队进行的城市实践案例中,政府、企业、社区居民之间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城市复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引入了专家咨询、相关利益团体、居民间的对话协商,公众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城市的保护更新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城市复兴改造过程中社会利益最大化。
在大栅栏地区的保护复兴项目中,实施主体联合居民、社区等,继续推动区域的软硬件改造,并将关注的重心逐步转移至区域留驻居民的精神生活。项目后期由居民、社区和社会力量共同进行持续的区域改造,形成区域动态发展的良性循环。
创新管理评估体制
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城市复兴管理与评估体制是保证复兴实践能够长期、稳定和顺利贯彻的基础,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是城市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而且非常困难的环节。监督与评估工作的建立,在项目开始阶段及策划层面就应该同政策产生紧密的联系。这样在确定项目目标时,就可以同有关政策的制定程序相结合。监督与评估,是城市复兴实践中保证政策的贯彻、提高效率、使工作能够达到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立足于城市复兴,着眼于完善长安街轴线的功能组织秩序,统筹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充分挖掘历史和时代价值,将园区建设成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我们团队自2009年主持进行了《首钢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去年首钢园区迎来了建厂100周年的历史新节点,目前项目以首钢北区为重点,辐射带动京西转型发展,努力实现多约束条件下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产业复兴、文化复兴、环境复兴、活力复兴,树立首都高质量发展和贯彻城市发展新理念的典范,打造奥林匹克运动与老工业区复兴深度融合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复兴目标,我们以人才社区建设工作为抓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下,编制了《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导则》,制定了人才社区建设管理与评估体系,根据九大场景进一步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最终编制形成涵盖“宜居环境、创新事业、生态低碳、交通网络、教育文化、邻里交往、医疗健康、服务配套、管理治理”9大场景、30余项中类、100余项小类的建设评价标准,为全力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技术助推城市科学发展,提出“精准决策模型”这一科学方法,为其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与探索提出科学建议。精准决策模型是一种由数据驱动的城市定量研究方法和工具,能够精准地量化城市产业发展、就业集聚、人口增长及其对用地、建筑及交通需求之间的循环作用关系,预测用地规划和交通投资方案等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在决策层面实现政策优化。
目前在城市复兴领域进行的工作实现了“理论构建——保护研究——规划设计——建筑实施——新技术应用”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应用,以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为目标,力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作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 吴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