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处中部,是长江中游特大城市,土地面积8494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武汉,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18年已全面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47万家单位、551个居民小区、317个行政村推行了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62万户约180万人。
政府推动,全民参与
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武汉市被列入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既是生态化大武汉建设的推动力,也是长江生态大保护的切入点,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2017年12月,武汉市下发了《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各区、各部门按照方案,全面启动分类试点工作。市、区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融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日常工作,督促推进。
全市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市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牢牢抓住完善体系、创新机制、广泛宣传、示范引领四个关键点,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目前,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成效初步显现,全市已有1.47万家单位、551个居民小区、317个行政村推行了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62万户约180万人,试点区域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2%、参与率在80%以上。
下一步,武汉市将以主办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和此次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会为契机,全面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着力构建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全面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度,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市运行保障。
健全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完善末端处理系统
目前,武汉市已建成 “五焚烧、两协同、两填埋”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焚烧能力7500吨/天、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3000吨/天、卫生填埋3600吨/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
建成6处大型建筑弃土消纳场,总消纳容量3100万方;20处建筑弃料资源化处理站,处理能力近10万吨/天;建成大件垃圾处理站2座;农村湿垃圾生态堆肥处理设施近20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逐步健全,生活垃圾焚烧占比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在部分居民小区和单位、200多家中百超市广泛布设废旧电池回收点,市民每投放一颗废旧电池可以获得0.1元,可在中百超市购物,废旧电池由格林美公司集中收运处理。10年来市政府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回收废旧电池1.4亿余颗。
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及考核制度
锁定分类重点
武汉市制定出台《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试行)》,明确试点区域分类收集容器和分类督导员、分类保洁员配备标准,提高分类准确率。按标准配齐配足分类容器和分类收运车辆,全力推进分类收集站(屋)建设,对运输车辆进行喷涂,标识清晰。
市、区均成立了工作专班。同时,出台《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城市综合管理考核和文明创建考核,实行领导包区督办。从2018年4月开始,全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每月检查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对于湿垃圾的收运处理,武汉市锁定为分类工作重点,反复研究论证,明确技术路径。现阶段城区居民分出的湿垃圾(厨余垃圾)全部采取水泥窑协同处置资源化利用。2018年6月以来,全市居民区湿垃圾(厨余垃圾)收运处理量累计4600余吨。
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让更多市民了解垃圾分类
在生活垃圾分类推广过程中,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全社会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增强市民的参与度和知晓率,是非常重要的。
2018年以来,武汉市通过开发小游戏、开设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依托街道、社区、农村、机关、学校、企业等阵地,发放科普读本、宣传手册,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科技生活馆;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推广大使;以“百优党课”为平台,通过直播的方式开展主题党课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网民关注。
通过讲座、轮训等形式,培养一批“会讲、会做、会教、会宣传”的生活垃圾分类教员。多个区编印中小学生活垃圾分类教材,组织“生活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活动,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和课外活动内容,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更多的家庭关注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3月25日,“百万市民接力城管、百万粉丝参与城管•穿越最美武汉暨江汉区生活垃圾分类启动仪式”在江汉关广场举行。现场300余名市民从江汉关出发,沿中山大道前往六渡桥地铁站,沿途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在终点生活垃圾分类签名墙上,数百位市民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表示生活垃圾分类从家庭做起。
5月21日上午,在武昌区首义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比赛共分4个项目:扑克、钓鱼、飞镖、运气球,都和生活垃圾分类紧密联系。最考验居民分垃圾水平的莫过于“扑克”比赛,54张牌面分别印有各种垃圾名称,如剩菜剩饭、过期药品、茶叶渣、旧报纸等。选手按扑克牌所印垃圾进行分类,看谁最快最准分完就是第一。
5月27日,在汉江湾体育公园,由硚口区城管委设计制作的一组生活垃圾分类吉祥物,首次与市民见面,生动可爱的造型,引来小朋友纷纷与之合影互动。
6月5日,在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怡康苑,武汉市首个城市管理宣传示范基地建成开放,里面就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板块,详细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社区书画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将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字画作品送给参观的街坊邻居,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
8月30日,武汉城管公众号“有奖游戏”——“回收达人”上线,玩家在90秒内打通4关,即可抽奖。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让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9月1日,武汉全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城管部门在蔡甸区第五小学举办主题为“生活垃圾分类,我知晓,我参与”开学第一课宣传教育活动。各个班级同步播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视频短片之后,各班老师给学生讲授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知识和分类方法。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带动家长、带动家庭、带动周边,从而带动社会各界支持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9月12日,武汉市城管委在武昌水果湖街张家湾小区举办生活垃圾分类荣耀家庭大赛江南晋级赛,决出16强进入全市总决赛。小区内,一座十几平方米的生活垃圾分类体验馆,免费对市民开放。走进该馆,只见图文和视频并茂,垃圾如何分,应该怎么投放,一目了然。(策划:郑利 叶志卫 撰文:陶常宁 刘英 杨忠华 摄影:刘斌 肖敏 刘永 胡剑波)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百花齐放”,探索创新可推广模式
2018年,武汉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后,鼓励各区、街道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倡导智慧分类,摸索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老旧社区以党建促分类的“水果湖街党建引领+智慧分类”模式;环卫企业和物业公司合作,低成本高效率运行的“四新街环卫公司+物业公司”模式;智慧分类企业与小区物业合作,分类准确率高的“沌阳街智慧企业+物业公司”模式。
每户发放智能卡
多个试点小区率先采用“智慧分类”
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一般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为了鼓励居民分类,不少试点小区建立绿色账户,给每户发放智能卡,居民按要求刷卡分类投放垃圾,对可回收垃圾进行积分。
3月28日,在洪山区珞南街丽岛花园小区,居民现场踊跃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卡,学习垃圾如何分类。前期,工作人员已逐户上门,将该小区800余户业主的信息录入管理系统。业主通过领取智能卡,每月可在智能垃圾袋发放机上刷卡,领取一卷厨余垃圾袋和15张可回收垃圾的分类二维码条,二维码条分别印有“金属”“塑料”“纸类”字样。
如果一位居民有一捆旧书想扔掉,他可把一张写有“纸类”的二维码条扫描,然后贴到那捆旧书上,相应的垃圾箱门自动打开,放入即可。居民在投入可回收垃圾时,机器会称重,居民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卫生纸、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5月8日,武昌区水果湖街通过互动嘉年华和文艺演出的宣传形式,让社区居民了解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在水果湖街张家湾小区,居民们陆续办理智能卡,每户一个二维码。丢弃厨余垃圾时,刷卡投入智能厨余桶中;如果是可回收垃圾,如纸张、瓶子,可贴上发放的二维码,投放回收桶中。通过投放垃圾,居民可积攒积分,然后兑换日用品、折扣券等。
物业管家上门
“一对一”为居民讲解生活垃圾如何分类
不同于很多小区发放智能卡,让居民自助分类垃圾,汉阳四新街“另辟蹊径”,让物业管家上门,为居民提供“一对一”服务。
4月23日,在四新街金地澜菲溪岸小区,物业管家带着宣传册和专用垃圾袋,来到28栋居民张先生家中讲解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张先生一家五口,平时习惯在客厅、厨房、卫生间各放一个垃圾桶。物业管家手中有两种垃圾袋,一种是绿色的厨余垃圾袋,另一种是灰色的其他垃圾袋,居民每月可领。像电池这类有害垃圾,居民可单独投放至小区专门设置的收集容器内;可回收垃圾可直接出售给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投入小区设置的可回收垃圾箱。
四新街作为汉阳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试点片区,生活垃圾分类将覆盖全街道11个物业小区,共2.6万多户,全部将采取物业管家上门讲解的形式。对于没有“物业管家”的小区,将根据实际情况,请物业其他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或聘请专门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各小区会通过广播、宣传栏、电梯宣传屏、各类微信群、QQ群,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依靠志愿者加大宣传和服务
社区大爷、大妈不遗余力
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中,除了街道、社区、物业和环卫人员,各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本小区退休居民,他们热心快肠,为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义务宣传。
在南湖新世纪宝安花园,2018年3月成立了一支“南湖大妈”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都是小区的退休老年人。2018年,该小区成为武昌区南湖街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大妈们便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义务宣传工作,76岁的杨晓青老人成为了志愿队长。
5月17日,该小区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杨晓青带着大妈志愿者们,帮白天不在家的居民领取智能卡、垃圾桶和垃圾袋,仔细贴好门牌号,送到每家门口。为了让大家知道如何分类,她们还印刷了一批宣传单,详细列举了近百种垃圾的分类方法。
5月31日,在南湖街生活垃圾分类启动暨志愿服务团队成立大会上,已有7支队伍共计千人加入生活垃圾分类志愿团队,这也是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最大的一支志愿者团队。这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包括党员、青少年、社区工作者、业主、红色物业和各支文体队伍等。
无独有偶,在水果湖街新建社区,还有一支“钢院大爷”志愿者服务队。钢院小区有近300户居民,从2018年4月起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由于老小区没有物业,这些老年志愿者义务为大家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钢院大爷”。在他们的努力下,该小区九成居民可以自觉参与分类。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易腐垃圾就地处理,实现减量
对于农村地区的易腐垃圾,武汉市就近进行生态堆肥处理,就地减量。目前,黄陂区、新洲区和蔡甸区结合农村易腐垃圾特点建设了各类生态堆肥和沼气处理设施。
2018年6月,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谢店村、黄陂区祁家湾街陈岗村的阳光堆肥房先后投入使用。农户先把树叶、果皮和厨余垃圾这些易腐生活垃圾分类,由专人统一运输至堆肥房。堆肥房的屋顶由数块透明的太阳能采光板拼接而成,室内安装了透风口、淋水喷头等供氧增湿装置,地面由水泥浇筑并铺设了收集垃圾渗漏液的下水道。垃圾倒入堆肥房后,通过太阳能采光板加温、添加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和管道通风,将易腐垃圾转化为绿色有机肥。
9月21日,武汉首座地埋式有机垃圾厌氧处理设施在蔡甸区索河街投入使用。果皮菜叶、剩饭剩菜等易腐垃圾通过生态发酵,产生沼气供居民作为燃料使用,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资源化再利用。这套设备埋设于地下,地面铺设草皮绿化,环境干净,蚊蝇非常少。一天可以处理1吨易腐垃圾,满足10个村的易腐垃圾处理需求,一天所分解出来的沼气可供15户居民使用。目前已在蔡甸区索河、桐湖、洪北3条街道投入使用。